姚绍龙:年度规划是企业成熟的必然途径

  中国有句谚语,叫做“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话是针对传统农业而言的,也就是说,传统农业是从春天开始的,春播秋收才符合自然规律。可是,对于在经济市场唱主角的工商业组织而言,却恰恰是一年之计在于冬!冬天寒冷而静谧,最适宜进行理性思考,也最适宜企业进行年度规划。要是一个工商业组织想等到春天再去规划的话,那就说明管理者的意识还停留在农耕时代,其所具备的也只是农耕思维。

  年度规划指的是企业的“年度经营计划”。管理学对此定义为:“为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而编制和实行的,指导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性计划。”根据德鲁克先生的管理理论,任何组织的管理变革都需要一个准确的切入点,经过十几年的企业管理咨询实践,姚绍龙也认为:完善组织功能、达成组织目标的最好切入点就是年度经营计划。

  通俗地说,年度规划就是一个制订计划、执行计划、检查计划、考核计划的工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层需要根据战略制订企业一年里需要完成的目标,各部门则需要把目标分解成各自的行动计划,然后还要根据计划制订具体的项目执行方案,需要明确完成计划需要配置什么样的资源、需要运用什么样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来保证项目方案的顺利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企业高层既要不断地对计划进行检查、指导和纠偏,还需要对完成的结果进行考核评估,说白了,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围绕企业目标进行,否则,将失去任何意义,也必定会乱不堪言。

  三流企业从不计划,二流企业天天变化,一流企业才做年度规划。可是,现如今,重视年度规划的企业很多,但是,执行好计划的企业则很少,这就说明年度规划的制订过程有问题。比方说管理者不懂管理科学,不考虑现有资源和能力,还有一个最常见的问题是,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普遍缺乏一种目标分解能力,无法把企业目标顺利变成自己的行动计划,这就导致好好的目标,走着走着可能就没了,目标最后只能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这就是中国企业普遍宿命的根本原因。

  规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几乎可以说“无规划不经营”。一个不会做规划的领导必定只会头痛医头,一个不会做计划的下属也肯定只会无所事事,而那些不重视规划或者没有计划及计划得不到实际执行的企业,最多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对于那些总是疲于奔命忙于四处救火的管理者而言,不妨好好做个年度规划,不妨尝试一下目标管理,因为这是企业走向规范走向成熟的必然途径,也是管理提升的必然手段!

上一篇:姚绍龙:精益制造必先科学管理
下一篇:姚绍龙:禁止罚款政策下的企业管理策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