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重启IPO比自杀更可怕
2007年5月30日深夜,财政部宣布将印花税从千分之一上调至千分之三,并从即日开始执行。随后,股市出现了连续几个交易日的暴跌走势,令人记忆犹深。后来,人们就将此称为“530半夜鸡叫事件”。
今年4月18日晚上11点半,证监会网站突然密集更新,批量放出28家拟IPO公司的招股申报稿,预示着IPO企业预披露正式上路。鉴于发布消息的时间临近深夜,故市场认为,这是“半夜鸡叫”的复制版。
几家欢喜几家愁。那一晚,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个难眠之夜。就投行人士而言,这可是天大的利好,暂停一年半的IPO企业预披露的再度上路,意味着工作将重新开展,一年半的苦日子即将终结。而对普通股民而言,IPO企业预披露上路,预示着IPO重启窗口正式打开,市场的圈钱力度即将进一步强化。
据了解,28家拟上市公司预计募资127亿元。此外,目前IPO排队企业达到685家。其中,上交所主板排队企业170家,深交所中小板有283家,创业板有232家。如果IPO重启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未来将会对市场形成较大的心理压力。
实际上,过去几年,A股市场的圈钱力度并没有显著降低。以2010年至2012年为例,三年间通过IPO的企业家数分别为327家、282家以及154家,累计融资规模超过9000亿元。同期,市场再融资的规模却有增无减。2013年,中国股市长时间停发IPO,对券商投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期间,券商投行依赖再融资、债券等业务,顺利过渡了艰难的2013年。然而,就去年的数据来看,虽然IPO停发了较长的时间,但是市场再融资的规模并没有明显地降低。
知名股市评论员沙黾农先生认为,现在重启IPO无异于自杀。不过,笔者郭施亮认为,现在重启IPO或比自杀更可怕!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股市本已疲软,IPO再度来袭,对市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纵观历史上多次的IPO停发,市场的反应并不积极。以去年为例,即使IPO停发时间较长,但是股市并没有因此出现大幅上涨的行情。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股市的吸引力正不断下移,圈钱市场并无诱人之处。现在重启IPO,无论对未来股市的融资功能还是对当前的股市行情都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第二、IPO改革并不彻底, IPO重启必将引发新一轮的炒新热。经过多月研究的IPO改革方案,给市场最大的感受是改革改不到点子上。例如,今年一月份频繁上演的新股爆炒现象,却充分展现出IPO改革的不彻底性。其中,新股市值配售明确规定,市值申购的门槛必须达到1万元以上,且投资者必须持有一定数量的非限售股份,方可参与网上申购。如此一来,无疑助长了市场的炒新之风。同期,老股转让等问题进一步强化了市场的炒新恶习,利益输送问题更加凸显。可以想象,在当前市场缺乏有效的投资机会之际,IPO重启必将强化市场的炒新力度。此外,恶意炒新将完全透支股票未来数年的盈利预期,对中长线的投资者来说必然是一场灾难。
第三、股市风险溢价明显偏低,现在重启IPO必然会分流市场有限的资金。今年以来,银行资金面有所宽松,以余额宝为主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出现了持续性的下滑。然而,在“宝宝军团”全面溃败之际,各类理财平台却迅速崛起,为投资者拓宽了投资渠道,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股市的资金。近年来,中国股市的表现并不理想,整体投资回报率明显偏低。如今,若加快IPO重启的步伐,必然会进一步加快股市中有限资金的分流速度。
笔者认为,过度强化股市的融资功能并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长期以来,因股市的融资功能被过度利用,中国股市已经失去了健康市场所具备的特征。显然,这是可悲的,也是危险的。毫不夸张的说,现在重启IPO会比自杀更可怕。
下一篇:陈培雄:中国股市掌门人唬住股民 演现代版皇帝新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