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俊:香港高校非常配合量化人才的培养
和讯股票消息 3月26日,金鳞2014量化投资与对冲基金年会在京举行,时富金融高级副总裁马家俊出席并接受和讯网《中国宽客》栏目的访谈。
香港对于量化投资人才培养是如何培养的呢?马家俊表示,香港早在10年前就开有计量金融学专业,其实非常配合量化的发展。另外学术学会的人也会对会员进行一些培训。量化投资的人才需要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编程等知识,一个课程很难把所有的东西包含在里面。
和讯网:您刚才讲到了人才的培养,这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在我接触到一些私募量化投资基金经理当中,他们很多都是从传统交易出身的,后来偶然的机会,或者就是转头,甚至认识到量化投资的领域,最后才转战到量化投资的。在香港咱们的量化投资人才是如何培养的?是直接一开始就培养的做量化投资,还是先选择这样一些有传统投资经验的一些投资者做量化投资更有利呢?您觉得哪种人才培养的途径更好一些?
马家俊:香港比较特别,它大概2001--2003年已经出现第一个叫“Quantitative Finance”(“计量金融学”),其实非常配合我们的发展,其中还是一个学术学会,我们演算交易对人才的要求非常高,要数学、要统计,金融要懂、电路要懂,电脑也要懂,编程要很熟。其实一个课程很难把所有的东西都包容在里面。我们觉得如果是一个比较熟数学、统计、电脑的人才,加上金融知识比较好一些。像美国一样,他们好多都是数学的PHD,他们进去之后才学金融的东西,我们的想法,现在的做法也有一点像,如果他一方面比较强,我们可以培训他另外一方面,直到他可以在演算交易领域发展。这是我们的经验。
和讯网:刚才听您讲的,其实一个人才他哪一个强项,从这些强项入手,由于量化投资和演算交易员是复合型的人才,他需要很多的知识储备,如果要进入这行的话,一定要知识储备非常的宽广,可能你刚开始进入这个行业,这个行业仅仅是一方面的储备,但是以后可能还要加入其他领域的知识不断的学习和填充。
马家俊:对。
和讯网:非常感谢马总接受我们的访谈,给我们讲了香港量化投资目前的发展现状,并给我们讲了香港在量化投资人才方面培养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再次感谢马总接受我们的访谈,谢谢您!
马家俊:谢谢!
下一篇:温鹏春:优先股的发行将直接利好银行板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