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鹤翔:未来公共服务领域有比较大的机会
宏观分析师薛鹤翔
11月26日,国泰君安证券2014年投资策略研讨会在深圳举行。国泰君安证券宏观分析师薛鹤翔指出,土地制度的改革和财税体制的改革是未来可操作性空间最强最明确的两个方向,未来教育、医疗、环保和社区这些公共服务都会有很大的机会。
薛鹤翔:刚才汪进博士从宏观总量讲到宏观经济的结构,我们一起找了七个方向的改革,在我看来这几个改革里面,土地制度的改革和财税体制的改革是未来可操作性空间最强最明确的两个方向。
土地改革实际上直接关系到下一轮城镇化成败与否,财税体制的改革,实际上是要通过税制的变化,以及支出分配的变化来进一步打开我们公共服务的支出增长的空间。因为过去我们财政支出更多是用建设性,当时我们总结过我们还是一个建设性的政府,未来我们一定是要专向服务性政府,必然要求在财政层面做出支出结构的变化。
先讲一下土地的改革,土改我们从383方案一直跟踪到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在我们看来,从政策的目标层面来看,土地制度改革的力度是加大,因为最新的决定里面提出了三个目标。
第一个是建立新型的工农关系,第二个是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第三个是要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这个是总的目标。我们总结了会有四个突破方向。
第一个是征地制度,第二个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入市,第三个是土地集约节约型利用,第四个是农村土地财产制度根本变化。
在这四个方面里面,目前来看最关键也是现实最可以做的就是土地的流转。讲到土地流转大家都知道,土地实际上在农村,土地有三个部分,第一个是耕地,第二个是经营性的用地,第三个是宅基地,这里面其实我们看到,操作空间对我们市场而言,对整个金融市场而言,空间最大的也就是说市值最大的是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会带来财富增量最多的,这里面我们做过一个测算,如果土地真的全面流转会给农民带来多少的财产性收入增长,我们做了一个测算。
测算下来第一块耕地大概是平均每个农民6000元左右,大家觉得为什么这么少?主要原因是18亿亩红线限制,扣掉18亿亩红线以后剩下可流转耕地就变得少。
第二个是宅基地,宅基地可以带来平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3万元。第三块是最大的就是经营性建设用地,如果全面流转是42万元。第三个数据是最关键的,我们总测算这样一个市场的市值,实际上有200万亿以上的市值,它在流转的过程中,我们知道实际上需要金融机构去参与,这样会给我们整个金融机构像信托、券商其他新兴产品推出,实际上有很大的机会。
农村的集体土地流转在这次三中全会前后,模式上面我认为是发生了比较重要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来自于金融工具的创新。之前农地的流转我们已经看到很多,比如说从宅基地方面,有天津的模式宅基地换房的模式。在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里面非常典型有山东的模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这样的土地模式,这些并不新鲜,而且这些我们都是在三中全会之前看到。
三中全会之后我们看到了哪些土地流转模式的变化,我认为最新就是安徽的一个模式,并且它这个模式是跟金融产品挂钩,就是土地流转信托,这个是我今天要重点讲的。
在十月份监管层第一次批准了土地流转信托,第一单安徽的宿州有一个大概六七千亩地,通过土地流转信托流转入市,在三中全会之后11月份中旬我们看到试点范围被扩大到了不安徽的二十个县区,也就是说从一个地方扩展到了二十个县区,这个安徽还是一个中部的地区。
这里有一个特点,我们土地改革肯定是一个经济问题,是一个土地问题,但实际上本质上还是一个金融问题,我们实际上是要去完善这样一个土地交易的市场,这样一个交易市场如果没有金融产品的介入,凭空买卖双方其实交易效率很低,而且我们推进土地流转效率很低。
这一次土地流转信托介入,可以提高土地交易的效率。土地流转信托非常简单,把农村的土地使用权作为信托财产委托给信托公司去经营,农民就可以通过信托来获益,这样一种方式土地流转我们认为这个方式会进一步的扩大,最新的政策的表述,会从安徽试点,逐步的扩展到长三角以上海为中心,江浙沪地区。我们未来改革政策蓝图已经扑了。未来土地流转一定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这些地区城镇化发展到今天已经非常确定,我们做过一个测算如果在东部沿海地区,这些农村土地能够比较好的流转,至少可以满足未来六年城市用地的需求,这里面一定需要有金融产品来润滑,来提高交易的效率,所以我这边非常坚定的看好,为这样一个市场来服务的金融结构,包括信托、券商包括其他一些能够创设这种产品的公司或者实体一定是会受益的,这个是我最主要讲的土地流转的问题。
第二个是财税改革促进公共服务,我们财政支出进一步倾向于民生,这种趋势从2009年开始非常明确,今年其实做了一个更多的事情,进一步去压缩了三公消费,把一般性的支出统一减少5%,用到民生、保障需求。这方面在今年第一次做,往年比例已经在上升,但是没有通过这样一边减一边增的方式达到。这里从公共服务支出角度来讲,就强调一点,公共服务的需求空间单从美国角度来看是非常大的,大家可以看到,在美国的消费里面,增速最快的第三名就是一个公共服务的需求,所以从这点来讲整个的空间是不用去置疑,大家只是在财政体系里面怎么样去设计更好的支出分配,来满足需求的问题,所以我们认为未来像教育、医疗、环保和社区这些公共服务都会有很大的机会。
下一篇:汪进:2014年宏观经济整体目标预计为7.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