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铭:股市六年犹如梦魇

职业投资者 财经专栏作家曹中铭
六年前的11月16日,上证指数创出历史性高点6124.04点;六年后的今天,股指报收于2193.32点。六年前,股市因疯狂而创出新高;六年后,股市因低迷只能在2200点左右徘徊。世事如棋局局新,股市变化难预料。从6124点的高峰,到2200点的低谷,呈现出来的却并非仅仅是指数下跌那么简单。
六年来,股市不断演绎着“多”与“少”的故事。如挂牌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不“圈钱”的越来越少;套现的大小非越来越多,安心持股的越来越少;开户的投资者越来越多,对股市前景看好的越来越少;销户清仓离场的越来越多,价值投资的越来越少;违规行为越来越多,需严惩的却不见少;基金公司越来越多,单只基金份额越来越少;上市公司总数越来越多,总市值越来越少。
数据往往最有说服力。统计显示,6年间股价遭“腰斩”的股票就达到478只之多,占两市全部股票的20%。其中,*ST远洋、中国铝业、*ST鞍钢、西部矿业(601168,股吧)和云南铜业(000878,股吧)分别下跌93.50%、92.01%、89.66%、88.96%和88.57%位列跌幅榜前5名。总市值方面,2007年最高峰时曾达到33.62万亿元,而目前则只有24.87万亿元,缩水26%。如果考虑到六年间有1025家上市公司挂牌,意味着总市值缩水更为严重,同样意味着投资者亏损的严重程度。
在这六年期间,A股市场经历了10年“零“涨幅的尴尬,经历了连续三年“熊霸全球”的肆虐。更重要的是,投资者的信心遭受严重打击。特别是,新股发行制度历经多次改革,“三高”发行的弊端没有根本消除,并在股市低迷的背景下,新股发行被迫暂停。
此前新股发行曾七次暂停,但都没能拯救其时的股市,自去年以来的第八次暂停同样如此。第八次暂停不仅没有达到救市的效果,上证指数反而在今年的6月份创出1849点的近五年新低点,也使所谓的“钻石底”、“玫瑰底”、“解放底”等观点一一“蒙羞”。如此事实也在告诫我们,股市所谓的底是不可预测的。
曾经,前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大刀阔斧地推出一系列举措,意图根治股市顽疾,但效果却相对有限;新股发行第八次暂停同样没有拯救股市于水火。应该看到,创业板表现火爆,是有其特定的原因的。今年下半年以来股市的反弹,尽管市场上不乏“赚钱效应”,但也只是局部表现强势而已,股指仍然在2200点左右震荡,足以证明市场的极度疲弱。
要改变股市六年犹如梦魇的格局,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与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如新股发行制度历经多次改革而新股IPO仍然被暂停,根本原因其实在于改革都不到位。上市公司“重筹资,轻回报”的“劣根性”多年未改,根源于制度建设上存在漏洞。一方面表现在“三高”发行上,另一方面也表现在上市公司融资、再融资门槛太低上。虽然再融资必须满足“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百分之三十”的要求,但上市公司可以通过突击分红等方式进行规避。试想,如果上市公司累计分红总额没有达到此前融资额的50%以上就禁止其再融资,还需要监管部门频频“倡导”与“强制”上市公司实施分红吗?
当然,股市六年犹如梦魇,中小投资者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是最主要的原因。A股市场是一个以中小散户为主导的市场,中小投资者利益没有保障,股市就没有好起来的希望。美国股市能够长期走牛,其实与其“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的监管理念是密切相关的。对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问题,可喜的是,监管部门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本周三,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发表题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就是保护资本市场》的署名文章,文章分析了保护市场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性,同时申明将多举措保障投资者利益。我们期待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不再流于形式,而是上升到必要的高度。若此,股市六年犹如梦魇的悲剧今后才不会被重演;若此,实乃中小投资者之幸,中国资本市场之幸。
下一篇:狐眼看市:33%专家看多周五股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