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诚颖:优先股发行渐近 市场进入保本保息时代

  优先股股息率是衡量优先股回报率的主要指标,一般是公司发行优先股时约定的利率。美国的优先股股息率一般在6%到9%之间,股息率中枢为7%左右,远高于同期普通股分红率以及债券收益率,且比较平稳,并没有出现较大的起伏。并且最高的运输非铁路行业和制造业收益率都已经超过了7%。这都已经远超于美国债券市场收益率较高的平均在4.3%左右的企业债和平均在3.5%以上的30年国债收益率。并且在风险方面还远远好于普通股,可以说,在美国市场,优先股是一种比债券收益率高,并且比普通股风险小的稳健投资品。

  

图6 美国优先股发行行业收益率(2013.7)

 

  图6 美国优先股发行行业收益率(2013.7)

  优先股规模并不能影响普通股分红率。美国2000年以来的数据表明,优先股规模的扩大对普通股的分红率并没有影响。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优先股市场相对于普通股和债券市场规模很小;另一方面是优先股的低流动性。

  

图7 优先股的规模扩大不会提高普通股分红率

 

  图7 优先股的规模扩大不会提高普通股分红率

  2.2优先股在香港的发展历程

  截至2013年七月,在香港股票市场,优先股的发行量为634.4亿股,而普通股的发行量为61922.7万股。可见,优先股所占比重实为沧海一粟。

  在香港股市,发行优先股占比例多的行业依次为软件服务、一般金属和矿石、原材料和农业产品。而支援服务、零售和酒店等行业也紧随其后。这种结构构成与美国优先股发行以金融、工业和电力等实力雄厚行业有一定的差别。这也反映了香港市场的独特性。

  2.3优先股的案例回顾

  2.3.1巴菲特投资银行优先股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时,由于股价暴跌、贷款成本激增,企业无论债券还是普通股融资,均面临着较大的难度。2008年9月23日,高盛通过与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达成的一项优先股协议,获得了50亿美元资金,同时借助这种增信计划、得以在股市增发新股融资、渡过危机;高盛优先股的安排是,以私募发行的形式巴菲特购买了高盛50亿美元的永续优先股、股息率10%;赋予高盛无限制的赎回权、但须支付溢价10%;赋予巴菲特在第一个五年内购买50亿美元市值的高盛普通股、执行价为115美元(彼时高盛股价即在115美元左右) 的认股权证。

  巴菲特在2011年致股东的信件中表示,对高盛集团的投资每天带来超过100万美元回报。数据显示,巴菲特的这笔投资每年获得派息超过5亿美元,媒体根据目前公开信息计算出的每天回报是1369863 美元。显然,在高达10%的优先股派息率面前,股神做了一次明智的抉择。

  2011年3月19日,投资银行巨头高盛集团宣布支付55亿美元赎回在2008 年中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出售给沃伦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高盛集团优先股。高盛集团的声明中指出,本次的优先股赎回交易包括了一笔16.4亿美元的一次性优先股息派发,赎回交易还将包括从4月1日到赎回日为止的应付优先派息2400万美元。巴菲特显然是从这次优先股交易中尝到了甜头。2011年8月25日,巴菲特购入50亿美元美国银行的优先股。当天,美国银行股价大涨近10%。

  2.3.2美国政府购入各大银行优先股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优先股作为一种特殊的注资方式,成为政府实施金融救援计划的主要金融工具。

  在2008年10月美国各大银行股价暴跌、美国股市面临崩盘危机之时,美国政府宣布用1250亿美元购入花旗银行、摩根大通等九家主要银行的优先股,稳定了当时的资本市场。一方面,美国政府购买各大银行优先股的做法提振了市场信心,避免了次贷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另一方面,优先股作为股权融资的一种方式,提升了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缓解了金融机构的融资压力。而对政府而言,不但能够获得丰厚的优先股股息,也不会干涉到公司的内部经营,避免了当时美国市场对政府“国有化”银行的担忧。

上一篇:文国庆:投资者熊市悲观心态已经逆转
下一篇:胡任标:时间换空间修正过大的乖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