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未临时停市是上交所的不作为

职业投资者 独立财经撰稿人皮海洲(图片来源:和讯网)
职业投资者 独立财经撰稿人皮海洲(图片来源:和讯网) 

  “8.16”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还在市场上进一步发酵。除了光大证券本身的问题受到市场的关注之外,上交所在整个乌龙指事件中的表现也遭到市场的非议,甚至就连新华社也发文质疑“上交所在8.16事件中表现为何如此低劣”?

  针对市场关注的一些焦点问题以及舆论方面对上交所的非议,8月25日下午上交所通过微博平台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此作出回应。其中特别提到发现“8.16”异常交易后未进行临时停市是基于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现有的法律依据不充分,二是市场必要性不突出,三是参考了境外市场。总之,上交所对未临时停市问题的答复与整个新闻发布会的主基调一样,基本上是在推卸自身的责任,为“8.16”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发生后上交所方面未能及时进行临时停市的不作为行为寻找借口。

  上交所抛出的三条未临时停市理由都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就第一条理由“现有的法律依据不充分”来说,《证券法》第114条第1款规定,“为维护证券交易正常秩序”,交易所可以决定临时停市并报告证监会。可以说《证券法》赋予了交易所临时停市的权力。但上交所认为,该项规定比较原则,能否适用于光大证券异常交易事件并不明确,一旦动用,可能面临依据不足、标准不明等质疑。从上交所的这一解释来看,基本上就是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反正上交所已于当天11:44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上交所系统运行正常”的信息,基本上撇清了自己的责任。因此在这件事情上,上交所如果是有所作为的话,即便自己拿不定主意,也可以就此事与证监会方面进行沟通。但从上交所新闻发言人的答复中,人们没有看到上交所在这方面的行动。

  至于说临时停市的市场必要性不突出问题,这更表明了上交所对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漠不关心。因为乌龙指事件引发的股指上涨属于非正常上涨,“乌龙”走后,股票价格的下跌是没有悬念的。而对于不知情的投资者来说,很有可能在下午股指回调的过程中买进股票,并最终被套牢。并且,股市不停市既为光大证券当天下午进行内幕交易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机构投资者对冲风险创造了条件,只有广大中小投资者束手无策,这对广大中小投资者显然不公平。

  关于境外市场在类似情况下很少启用临时停市措施的这一说法,是典型的盲目照搬照抄。它至少是不符合中国股市的中国特色的。毕竟目前A股市场没有实行T+0交易,当天买进股票的投资者只能受困于乌龙指事件,而这个问题在境外市场并不存在。而且境外市场的监管明显比国内市场得力。对比一下高盛事件中的监管者,在监控系统发出自助警告,发现有些股票期权在上午开盘时出现非正常交易价格时,纽交所随即表示正在核查早间“一大批存在错误的订单及交易”,向交易员发出预警,并开始核查相关交易情况。在中午休市期间,纽交所发出正式公告,表示在9时30分到9时47分早盘开市的17分钟内交易异常,有可能会取消相应时段的交易。到上午11时17分,纽交所已经对该交易时段成交的期权核查完成了近23%。事实上,纳斯达克和CBOT的“自助预警”均在当天上午发现纽交所有不正常交易数据进入时自动对所有投资者发布了预警,而另一家交易所BATS也在10时19分启动自助预警并关闭了与纽交所AMEX期权系统的交易通道。而同样是面对乌龙指事件,上交所只是告诉投资者“上交所系统运行正常”,并未向投资者预警。因此,上交所又如何能简单地拿“境外市场在类似情况下很少启用临时停市措施”来做自己的挡箭牌呢?

  因此,上交所未能在“8.16”事件中及时进行临时停市,这是一个重大的错误。尤其是当天12:50时上交所还致电光大证券负责人,督促其下午开市前公告相关情况。但在光大证券未在下午开市前发布公告的情况下,上交所仍未临时停市,这是明显的不作为。实际上正是由于上交所未能进行临时停市,这才导致了当天下午光大证券内幕交易的发生。因此,上交所未临时停市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光大证券内幕交易的一种纵容,这也进一步加大了乌龙指事件带来的危害性。

上一篇:苏渝:北大荒为何荒废了主业
下一篇:狐眼看市:50%专家看多周二股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