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2013年哪个行业牛股辈出?

  

  

  1、转型和升级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和趋势。转型的方向,就是理顺和符合经济和市场发展的合理需求。

  2、经济转型前,资本市场往往有敏锐的预期,往往发生“市梦率股市泡沫”。

  3、产能过剩是经济发展必然经历的过程,产能过剩所对应的熊市,也是不可避免的。产能过剩,一般会致使一些企业破产,破产潮后,往往是牛市的起点。

  4、随着人民币的升值,中国低端制造业竞争价格优势的下降,中国未来在进口替代,中高端制造业出口方面将获得大发展。2013年股市的部分牛股,就来自于消费升级,进口替代,中高端制造业。

  

  馨月(博客,微博):政府换届,目前关于中国经济转型的话题又成为热点。那么过去30年中国的产业结构是如何发展的?中国经济为什么不得不转型?

  海宁:过去30年中国实际上进行了类似战后重建的过程,中国建立了完善的交通、能源、电信、物流、制造业产业链,这都是中国积累的社会财富,为进一步升级打好了必要的基础。想想10年前中国造个杨浦大桥,造个高楼是多么不容易,而现在中国这么快就能建成一个高铁网络。

  经过10多年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大发展,目前中国经济消耗了全球近40%以上的铁矿石,铜等原材料。某种程度上,原材料价格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所以2008年、2011年中国经济经历了通货膨胀和经济下滑。

  2000年-2015年是中国生产者多于纯消费者(老人和未成年人),尽享人口红利的16年。从2010年开始,中国廉价体力劳动力越来越少,这会迫使产业转移或者升级,温州算是典型代表之一。与廉价体力劳动者供应大幅减少相对于的是中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特别突出,现实中的大学生失业率很高。

  1998年的经济改革释放经济活力的同时,使得很多家庭面临住房、医疗、教育费用三大压力。而10多年的高速发展,部分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中国的水资源、土壤、空气等环境保护方面的压力越来越突出,食品安全也成为越来越严重,民众越来越关心的问题。中国社会不得不认识到,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民众有更好更健康的生活。而不是为了GDP和钱的数字。

  馨月:您认为中国经济该如何实现转型?转型的方向是什么?转型能否取得成功?

  海宁:经济转型在中国已经说了20多年了。中国的产业其实一直在不断升级,从简单的来料加工,发展到各种制造业整个产业链,中国还将在电信,电子,汽车,船舶制造,重型机械,医疗器械等高端制造业继续产业升级,部分产业将与欧美,日韩进行更多的竞争。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并非是放弃制造业等传统行业。未来很多年,制造业依旧将是中国最重要的行业。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之路还有很大空间。

  转型和升级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和趋势。转型的方向,就是理顺和符合经济和市场发展的合理需求。举个明显的例子,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需要发展金融服务业,国有大银行无法满足所有的金融服务需求,典当,担保,小贷,集资都是经济体自发的金融需求,政府所要做的不是去限制,而是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再比如各个层次的股权交易市场(股票市场,三板交易市场,各省的股权交易中心)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资源优化配置,经济活力释放的催化剂。还有完善的流动性好的债券市场,有利于理顺中国的资金供需市场。目前中国的理财信托市场某种程度上是扭曲变态而难以为继的。

  属于市场的那部分经济转型会成功,市场会更加完善,改革红利激发经济活力可期。互联网是中国最有活力的,竞争最充分的市场之一。

  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难以改观。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是属于公共产品,是政府的职责和职能。我们相信环保和食品安全会受到更多重视,但是只有等大量监管不力的部门主管,政府主管因为环保不力,食品安全问题而下岗,这些问题才会有大幅改善的可能。

善财有道二维码
善财有道二维码

  

上一篇:远昌看市:后市大盘将产生恢复性行情
下一篇:胡任标:明需补量反弹行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