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绍龙:一个好系统胜过百位培训师
为一企业进行年度规划时,很多的经理主管们都提出一个问题:希望公司能够多提供一些培训,让自己在职业上得以发展和提升。于是,我就找来老板看看怎么解决。想不到老板先生竞然非常爽快地说:这个简单,那就请老师为他们上几堂课吧。在这位老板的思维中,请人上几堂课就是给员工培训了,就能让下属们得以提升和发展了,就能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了,这种思维真让人一点都笑不出来。
其实,具备类似思维的还大有人在。在企业界,有九成以上的企业都认为:培训的效果取决于培训讲师的专业水平。甚至有九成的企业在遭遇培训无效后,也都认为是培训师没选好,是培训师水平低所致。殊不知,培训讲师能保证的只是课堂效果,至于课后的培训消化和技能转化,再厉害的培训师也兼顾不到,最多只能给你一个建议。所以,大部分的企业在培训前都想找一个“好一点”的培训师,可是,“好一点”的标准是什么又不知道,自己也没能力判定一个讲师的优劣啊,只凭名气肯定是错误的,别人的专业方向和风格也不一定合适自己的企业啊,这就是企业培训的纠结。
要想打开这种纠结,我们可能还得从培训的概念说起。
众所周知,对于个体而言,培训或许只是表面上的一种概念,但对于企业而言,真正的培训就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需要有培训目标,而且这种目标一定要围绕市场需求和内部业务流程来设计,其次要有机制,这种机制一定要根据企业战略制定,其次还要建流程,通过机制和流程来保证员工在培训之后的顺利消化,保证员工将培训过程学到的东西顺利地转化位技能并产生直接的绩效,通过目标设计保证全体成员主动学习和不断提升,目标、机制和流程就是培训系统的核心。再次,还要配备一定的培训资源,提供全方位的培训管理支持。也就是说,真正的培训绝非是“请人讲几堂课”那么简单,而是需要建立一个培训运营系统;企业的培训无效也不一定就是培训讲师的水平不够,而是缺乏系统化的培训运作和培训管理所致。
培训系统的最大功能是能让人主动接受学习和改变,而不是强制学习;是能让企业培训进行自我运作常态运作,而不是搞“培训运动”。是能让培训紧贴内部业务流程和客户需求,而不是天马行空。也就是说,要是缺乏这个培训运营系统的话,你就是请再多、再知名讲师也没有用,听听激动、想想感动、过后就是不动就是这种培训的最好写照。
这在个意义上而言,一个好的培训系统绝对可以胜过百位的培训讲师。只是可惜的是,九成以上的企业认识不到这一点,大部分的企业年年做培训规划,就是不做系统规划;到处去找“知名讲师”,就是不去建立培训系统;经常抱怨培训无效,就是不从系统化的角度去检讨去思考;大部分的企业宁愿在培训问题上天天纠结,就是不换一种思维寻找改变,这是一种悲哀!
下一篇:姚绍龙:一线品牌需要一流管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