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喜:《易经》的卦爻辞与卦名
卦爻辞与卦名
《易经》中的卦爻辞,本来是占筮的断占辞,所以它的语辞比较朦胧,往往在可解不可解之间。也就是因为它在可解不可解之间,故而能随问占人的心理所感,而断出问占者复杂曲的无穷变化。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的就是此时的意境。这种情况虽然是易理,但易理与义理不能等同。每个综卦的卦名,皆是因卦象而生成,而每一组卦象,又是一个复杂的分析模型。如果卦名不解,不知是如何成卦,所以对于卦爻辞亦不可能求得准确的卦解。如火泽《睽》的卦象是上“离”下“兑”,“离”占身体是‘目’,卦画的二、三、四爻互象亦为“离”,占身体亦是‘目’。因为上卦的“离”和互卦的“离”共用四爻,所以只能有一个完整的‘目’,故而《睽》卦称谓为“反目”。两个目不能同时观察物体,故此一目见这般景物,另一目则见另一类现景。所以《暌》六三爻辞是“见舆曳,其牛掣”;上爻的辞是“暌弧,见豕负涂”。《暌》卦的卦意是“反目”,而因为反目,才看到各种离奇的物象。如果不知道并了解卦名里所隐喻的意境,势必造成多种错误的解读。再比如水泽《节》卦,卦意象征节制,卦画阴阳爻有规律混搭,好象竹节一般分段。三、四、五爻互“艮”,占人事为‘止’,所以《节》卦有止住的含义。《节》卦的卦的上卦“坎”,占天时是‘水’,下卦“兑”,占地理为‘泽’,水流入泽中,过度则必然会溢出,应该加以节制,所以卦名谓“节”。在古代的管理者,把竹子刻上字符,再劈开分为数片,作为联络分散者的凭证,竹片合起来可以取信对方。这个方法在《说文》中称谓“竹约”,历史上称为“符节”。若是不了解卦意的由来,对于卦爻辞中的甘节、苦节、安节、不节的意境,就很难解释明白。在六十四个卦象中,诸如《节》卦的此类意境者很多,如水火《既济》卦和火水《未济》卦,卦名的表达就非常形象。火在下面水在上边,火一燃烧水就加上热,这就是《既济》的卦象;如果水在下火在上,把火烧的在旺,下边的水也没有任何变化,卦象就是《未济》。再如“坤“下”震“上的雷地《豫》卦,是地上响雷的景象,雷在地上轰响,使大地振奋起来,反映的是大自然愉快高兴的物象。还有地天《泰》卦和天地《否》卦,就是利用阴阳交合的道理,来为卦象命名。“坤”占地理为‘地’,地气属阴性下行;“乾”属性为阳,占天时为‘天’,阳爻的特性是上行。如果卦的阳爻在上阴爻在下,势必是阴向下阳向上,因此阴阳无法交合,所以这组卦画是天地《否》卦。反之,卦的阴爻在上阳爻在下,势必是阴向下阳向上,因此阴阳不然得到交合,阴阳交合衍生万物,所以这组卦画是地天《泰》卦。八八六十四组卦画,名称各有千秋,研读起来给人以琳琅满目的感觉。
下一篇:王明喜:季月日时观物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