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咨询业历史很短,比起国际“四大”等著名的公司是小巫见大巫,尽管人们说管理咨询的根基在美国,但真正中国的咨询历史可谓悠远。美国咨询业发达的主要原因,在于文化的传承,得以壮大,中国的咨询业历史被截断,有其历史的原因。新华信有其独到的见解,下面就是他们的具体看法。
当谈及美国特殊的文化对咨询产业产生的积极有力的推动作用,有人曾经讲了这么一个故事:1848年去世的约翰·雅各布·阿斯特是美国第一位留下八位数字财产的商人,早期他主要做皮毛生意,但是据说阿斯特的夫人比她的丈夫更懂得皮毛的价值,因此当他们很富有的时候,她常常要她的丈夫给她每小时500美元的咨询费,因为他利用她的判断和知识来经商。这即使在今天的中国,仍然是不可想像的事。
不过,对上面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却并不以为然。这又算得了什么呢?这个19世纪的美国皮毛商夫人和公元前五百多年的儒家学说创始人孔丘相比,哪里是一个重量级的呢?孔老夫子可是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教育、培养学生(也就是“下一代顾问”)和向当政者提供咨询上了!孔子的同时代人,以著有“兵学经典”、“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孙子兵法》闻名于世的孙武最初在吴国的职位就相当于现代的战略规划顾问,算起来,他可是战略管理的古代奠基人!商场如战场,孙子的“兵法”管理思想至今不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企业家。所以,如果探寻起中国的咨询情结来,似乎可以追溯到公元六世纪。这会儿美国人又在哪里?
中国历史上另一位有着强烈的咨询情结的典型代表,当属三国时代的蜀国宰相——诸葛亮。他在其著名的《前出师表》中竟一语道破咨询的作用:“国家事务,无论大小,均应先予咨询,然后实施,据此免于失误和失策。”不但如此,诸葛先生足不出户即知天下事,未出山前就料定蜀汉无法中兴,却依然“逆天行事”,硬是给刘备打下了三国分立的局势。这要是按照现在的说法,他是不仅会做咨询,而且还具备极强的操作能力!这岂不是如今中国咨询业追求的理想境界:达到知行合一、咨询与实施双管齐下的地步?现在看来,祖宗竟比我们先行近两千年,他们才真正是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顺着孔孟、诸葛的足迹一路数下来,中华民族历史上成千上万的有雄才大略之人,哪一个不具备咨询师的素质?只可惜中国自古重农轻商、重政治轻经济,所以但凡有本事的人,都奔着政治家、军事家去了,最不济的也能投于某个达官贵人门下做个圈养在家的食客,总之,是不会做现在意义上的咨询——给商人出谋划策的。
所以,几千年的中国是虽有满把的咨询种子,但却没有一寸适合生长的土壤。于是,咨询种子的基因开始潜移默化地改变,最终竟结出了策划的果,所以,后来的策划大师们多半继承了诸葛亮“多智而近妖”的特质,凡事只说结论,少说推理过程,这就愈发显得足智多谋。猜对了自然就千古留名,错了当然没法儿载入史册,后人也就不得而知了。如果从遗传学的角度作个不恰当的联想,90年代中期风靡一时的策划大师的根儿,或许能从老祖宗那里寻出点蛛丝马迹。
上一篇:
周承标:明年企业的热门话题:内部控制
下一篇:
周承标:企业文化管理最棘手的三类常见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