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企业境外上市 不妨到台湾看看

林益弘
华犇创投创始及管理合伙人。曾任渣打银行重庆、苏州分行行长、渣打银行中国区台资业务总监、汇丰银行台中分行公司业务部主管等职务。作为土生土长的台湾人,早在1997年起即派驻到上海从事金融工作,对两岸三地金融运作及法规环境,有十分深刻的了解及经验。
企业上市,你会选哪里?除了传统的沪深股市、香港和海外市场,台湾资本市场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无论是IPO还是借壳上市,到台湾去都有他独特的优势。
本报独家专访华犇资本创始人林益弘,为您解开赴台上市的密码。
相对A股、港股甚至海外资本市场,台湾资本市场一直是比较“偏门”选择。
事实上,台湾资本市场有自己的独有优势。台湾资本市场最大的特点是再融资功能很强,认购二次发行的股票非常普遍。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先考察一下市场的反应,等到需要资金时再次筹资。
而且台湾资本市场的本益比约为20~35倍之间,这意味着大部分股票的股价和收益处在较为合理的区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台湾上市审查制度也比较成熟。从申请上市到挂牌,一般只需要4-6个月的时间,“不会产生到底要排队排到什么时候的事情”。
语言和文化的优势是陆企赴台上市的一大优势。自2008年台湾允许岛外企业赴台上市以来,已经有59家岛外企业在台湾上市,其中45家以大陆为主要营运地。
主要营运地点位于厦门的宸鸿公司便是其中之一。这是一家透明玻璃投射电容技术方面的领导厂商,目前的市值已经达到了约160亿元人民币,市盈率约在30倍左右。类似宸鸿公司这种规模较小、交易周转率高的高科技企业,占了赴台上市企业中的大多数。因为台湾对大陆市场的特殊关注,涉及大陆市场民生消费性的企业也十分受台湾资本市场的欢迎。河北的医药、食品等轻工行业赴台上市的潜力很大。
除了各方面的利好消息,官方政策仍是陆企赴台上市的最大门槛和不确定因素。
目前,台湾主管部门规定赴台上市企业中大陆资产不得超过30%,也不得拥有过半的董事会席次。这样一来,不少大陆企业家只得通过改换国籍的方式来克服。
除此之外,今年4月“F-再生(1337)财报造假事件”引发台湾金融监管机关对来台上市的送件申请转趋为谨慎保守,这也很可能增加欲陆企顺利赴台上市的难度。“第一上市不是唯一选择,企业也可考虑择并购台湾上市公司借壳上市这条路。”林益弘说,任何资本市场都有其负面因素,如果想要赴台上市也可以考虑其他路径。 文/本报记者周翰林
下一篇:发改委专家李建良:A股3年内必有一个大牛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