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晓黎:三类个股可以作为关注重点
中国证券业协会投资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崔晓黎
1、此轮反弹确切的说应该是从4月15日沪综指年线得而复失开始就已经结束了。主要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方面宏观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善,不仅经济增长毫无起色,楼市的变化也有可能对经济增长构成额外压力;另方面决定市场短期走势的资金面并未发生向好改变。
2、券商板块短期内有下跌趋缓迹象,但中期转强还是要等市场转好。只有市场走牛,券商的收入才会真正增加。另外,券商整个行业面临着最大的利空是券商牌照的放开,无疑将增加整个券商行业的竞争。所以在行业面临竞争加剧及股市疲弱大背景下,券商板块一枝独秀的可能性比较小。
3、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将使未来的股市底部区域变得更加不确定。所以沪指2000点目前只能说是一个技术支撑位,仅此而已。
4、目前来看,主板中周期类品种之前已经跌了几年,股价也大多非常便宜,即使涨幅翻倍也仍然便宜,而且距离套牢区非常之远,只要政策面有一定利多因素支持,随时可以发动一波短炒行情。
5、决定市场中期趋势的宏观基本面不出现向好态势的背景下,选股还是以投机性角度思考。弱势之中首先要规避风险,选股时还是要规避弱势股,处于震荡阴跌阶段的品种、处于高位下跌初期的品种都要远离。
馨月(博客,微博):自3月12日以来的反弹的主要助推力就是IPO重启的时间后延和政策面的稳增长预期。而目前IPO重启出现实质性进展,沪指也跌破了2080的支撑区,是否意味着本轮反弹接近了尾声?原因是什么?
崔晓黎:此轮反弹确切的说应该是从4月15日沪综指年线得而复失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我前期在个人微博及和讯的视频节目中上反复发表了短期看空的观点。主要原因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宏观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善,不仅经济增长毫无起色,楼市的变化也有可能对经济增长构成额外压力,而这是决定市场中期趋势的基础,也是大的机构投资者是否进场做多的基础;另方面,决定市场短期走势的资金面并未发生相好改变,不仅前期对央行进一步宽松的预期化为泡影,相反IPO重启加重了投资者对短期内市场资金面面临缺血的忧虑。在决定市场短中期走向的因素均变得较为不利之时,期待单靠空中楼阁般的政策利好预期令市场走强基本是不现实
馨月:国泰君安分析认为新股发行启动与预期一致不影响市场方向,此前该券商认为无风险利率趋势下行将主导A股二季度出现400点大级别反弹行情。目前仍坚持这样的观点,那么您是否赞同这种观点?您对未来市场的走势有何预期?
崔晓黎:我记得前期在个人微博与和讯视频节目中发表了很明确的观点“400点反弹再成笑柄”,某券商的所谓400点反弹完全是建立在对未来的一种臆想之上,对宏观经济的变化、市场资金面情况等均没有做出客观、理性的分析,而是进行一味的主观利好猜测,这就像一个被套的散户无视市场客观情况整天想着自己的股票会逆势大涨,属于典型的异想天开型。在决定市场中期趋势的宏观基本面与决定短期趋势的市场资金面没有发生有利改变之前,市场只能维持弱势震荡或者调整的局面。当然,400点的反弹早晚会有,关键是何时有,何处有。是在近期有,还是一个月、几个月以后有?是在目前位置有,还是2000点以下有。这种语不惊人死不休、靠出位言论博取市场眼球的娱乐圈炒作方式不符合专业、严谨的证券分析行业规则,也是对投资者的不负责任。
馨月:IPO重启以及沪港通和T+0对券商股本属于利多的条件,但券商股年初至今走势低迷,周二下午券商板块一度全面飘红,后期券商板块行情有望走强吗?
崔晓黎:券商板块短期内有下跌趋缓迹象,但中期转强还是要等市场转好。IPO重启、沪港通、T+0等表面看可以增加市场交易量,同时增加投行业务等方面的收入,但对券商业绩的整体影响还是要看市场能否转强,只有市场走牛,券商的收入才会真正增加。另外,券商整个行业面临着最大的利空,那就是券商牌照的放开,根据证监会最新精神,以后但凡符合条件的机构和个人均可以申请券商牌照,而且还要仿照国外成立数量众多的仅从事资管、财务顾问等单项业务的小证券公司,这无疑将增加整个券商行业的竞争。所以总体来看,在行业面临竞争加剧及股市疲弱的大背景下,券商板块一枝独秀的可能性比较小。
馨月:周二盘面上海自贸区概念板块上涨3%,消息面上是近期上海自贸区土地流转相关条例有望公布,那么自贸区概念板块能否迎来二次炒作潮?
崔晓黎:自贸区能炒的基本都已经炒到位了,这个概念后期已经没有任何想象空间。当然,股价经过长达半年以上时间的平台整理后在题材刺激下出现阶段性反弹还是正常现象。不过从技术走势上来看,去年10月份附近所形成的头部区域对股价构成比较大的技术压力,只有成功逾越才意味着新一轮的炒作开始,目前来看还很难。对一个已经没有想象空间的板块再利用资金硬推股价上涨已经没有任何意义,除非市场真的转为大牛市,鸡犬升天的行情重新出现。
下一篇:叶檀:IPO预披露大合唱 A股市场如何才有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