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昌看市:股市期市共振将重新得到加强

资深评论员 、CCTV证券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远昌

   本周三美联储公布政策声明将每月购买债券规模再度削减100亿美元,联储主席耶伦称会QE计划结束6个月后加息。您怎么看?

 好的,从去年12月美联储宣布削减QE规模以来,新兴经济体出现一些问题,但美联储并不认为这种问题会真正影响到发达经济体,只是认为这种影响是有限的,因此即便是美联储这次下调美国2014年经济增长预期,但是考虑到美国金融市场去年12月削减QE以来并没有受到实质性冲击,最少美股目前依然处于高位,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让更多投资者相信QE政策和美股波动相关度开始急剧下降,这种相关度下降让美联储胆子更大了,美联储延续了去年12月的思路,也就说按部就班的削减QE,甚至联储主席耶伦发表了加息路线图方面更为激进的言论。当然如果投资者和美联储这种互相鼓励的局面能够一直持续,那么美联储推出的始于08年11月的量化宽松政策将完美收官,美国经济的复苏将变得可持续,自然美股目前就处于半山腰而不是山顶。

   那么我们是否现在可以确认投资者和美联储这种互相鼓励的局面能够一直持续,美股目前就处于半山腰而不是山顶?

  在回答这一问题前,我想强调的是信心这个东西很奇妙,信心增强过程容易放大,就好像信心能在人群间互相传染一样,人们通过这种传染很容易办成一些大事,但是反过来信心崩溃也会传染,有时候就是一念之间。投资者和美联储这种互相鼓励的局面,一旦有一方停止鼓励,另外一方面会很快调转枪头,显然从投资者的角度我们更容易把握的是自己的内心活动,显然这部信心增强到信心崩溃的大戏中,观察的对象并不是美联储,而是市场波动本身。一旦投资者停止鼓励,很快市场的负面影响会影响到美联储的决定,美联储犹豫甚至调转枪头重拾QE,但是美联储的这种反复又会让市场相信QE边际效用真正的开始递减,这样的结局其实是一个最坏的结局,因为投资者会发现美联储政策没有预留收场的空间,这种情况下信心崩溃就会开始传染,显然市场将会受到真正的考验。因此我的观点是,我不认为投资者和美联储这种互相鼓励的局面能够一直持续,我维持年初观点,美股目前处于山顶而不是半山腰。

  当然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在美联储退出QE再推出QE的过程中,要让市场转移对QE关注,转而关注经济本身的增长,面唯一的办法是新兴经济体转好,因为这会抵消政策没有预留空间的负面影响,从而让投资者确信全球复苏带会有希望,如此量化宽松政策将完美收官。

  但很显然这里面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甚至从目前来看,新兴经济体转坏已经确定,国内A股的疲弱已经让我们感受到这一点,显然这唯一的希望变得渺茫,这正是去年萨默斯主动退出美联储主席竞选的原因,当时我甚至说过这是萨默斯人生做的最正确的选择。

  刚才我们是从人的心理活动来看问题,现在我们换一个思路,也就说从历史在重复的角度看问题。其实这里面的根本就是任何事情都会有一个起点,接下来发生的事都由这个起点引发的,然后到终点如此循环,而起点到终点的过程就是所谓的环环相扣。但有一个问题是我们大部分时间并不处于起点,那么我们用什么思考来理解我们当前发生的事,难道每一次分析当前的事物都得回到思考的起点,如果时间够长,这个追溯起点的过程一定会很痛苦,显然有痛苦就不是高效的方式,我们需要学会用一种轻松的方式来思考当前的事物,而我的办法是保证起点的准确,然后在环环相扣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我只关注事物发生前一刻的那一环是否正确,如果正确那么我们接下来的思考就变得有理论基础,那么我们就可以大胆的得出结论并运用。

  显然在金融市场这几年的波动中,08年金融危机是一个思考的起点,当时我有一个结论,全球经济体联合推出刺激政策实际上在肢解困难,这就意味着困难是长期的,同时阶段性困难并不大,而我强调宏观调控如果遵循这个理解将是高效的,所以我当时我判断美联储推出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后还会有第二轮,以及第N轮,因为困难是长期的,当然美联储最终是这么做的,所以我们看到了美股屡创新高,显然这是政策高效最直接的反应。但是国内来说同样要遵从这一点,所以过去几年,我强调不能说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是主动调控的结果,如果有这样的认识,那么调控政策就不会去打提前量,不会去踩经济波动的节奏,这样的最终结果是政策将变得低效,显然过去几年我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说经济增速是主动调控的结果,结果国内A股用屡创新低来回应,这就是政策低效的表现。

  但是08年金融危机思考起点并不是我们今天主要讨论的内容,我们还是要回到一开始提到的要用环环相扣的思考来解决问题,也就说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最近一次重大事件发生时,我们的思考是否正确,从而推导出目前的思考。简单说最近一次思考在去年12月美联储削减QE的时候,我们现在可以评估一下当时的思考是否得到验证。

  当时美联储宣布削减QE后,美股有过一波冲,以至于今年初最悲观的市场人士也认为美股即便要跌也要再冲上5%,但当时我不认可这一点,1月初我强调接下来美股是考虑以什么方式跌的问题,而不是以什么方式涨的问题,结果我们看到了道指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恰恰成了最高点,过去2个多月道指再也没有突破那个高点。既然市场的判断被验证了,那么我简单应用上一个环节的结论,也就说1月初我强调的,国际金融市场已登顶,同时国际金融市场即便是跌也是循序渐进的,而不是象08年那种崩盘的方式进行,显然最少从环环相扣的逻辑来说,目前我还不打算修正这个结论。

  具体到盘面波动而言,上二周我连续重点谈地产股,我强调虽然我从去年一月底开始看空地产股,而这之后地产股也经历了漫长的下跌之旅,但是从上个月底地产股暴跌开始,我对于地产股有了新的评述,我强调市场的思考很快会回到房价的跌是以什么方式来进行,而按照房价博弈下的是一盘国际象棋理论,房地产市场不会马上崩盘,房价调整会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显然任何暴跌都是和循序渐进相矛盾的,市场自然要修正这一点,所以连续二周我强调地产股经历二月底的暴跌后将会迎来阶段性反弹。地产股本周继续回暖,甚至在关键时刻屡次拯救大盘,比如本周大盘虽然大部分时间震荡加剧,这让投资者倍感煎熬,但正是周五地产股的强势引爆大盘,这也使得本周沪指周k线翻红。目前我维持上周大盘会有阶段性反弹观点,而周期股将继续受益。

  商品期货方面,上周我强调股市期市共振短期将减弱,从近期活跃品种沪胶看,我们应该能感受到这一点,比如沪胶周一大跌,但大盘周一上涨,周五反差就更明显。但是我认为从下周开始股市期市共振将重新得到加强,也就说商品期货短期操作又可以参考股市的波动。

   波动指数设立初衷就是为了跑赢大盘,波动指数是以上证指数为交易标的,根据节目每日提供买卖建议滚动操作,08年11月4日这一系列节目开播时,上证指数和波动指数基值都设为100,此前上证指数数值为(117.48),而波动指数数值为(238.05),这意味着上证指数同期上涨了(17.48%)而波动指数同期收益率为(138.05%)。波动指数同期收益率远远跑赢同期大盘收益率,波动指数收益率138.05%是同期大盘收益率17.48%的7.89倍。

  目前持有上证指数的数值为(120.02),而波动指数数值目前为(243.19),本周大盘震荡 加剧,上半段冲高,中段调整,后半段又反弹。但对于后市我维持上周观点,虽然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增长放缓,但这是今年天马行空整体思路的一部分,而这种调整是循序渐进的,也就说阶段性反弹力度并不会小,这种情况下大盘下挡支撑依然很强,短期我并不打算加大操作频率,我会等待阶段性反弹到位才考虑卖出,具体到下周的操作建议是:持有。

  

上一篇:宏皓:股市将迎来维稳自救行情
下一篇:优先股试点:利好还是利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