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韧:奠定A股底部的两件大事
姜韧
中石油和中石化启动国资改革进程和阿里巴巴启动美股IPO上市进程,前者关乎主板市场见底回升,后者关乎创业板市场软着陆,两者共同构成夯实A股2000点防线的扎实基础。
直至今日,中石油和中石化仍可谓是“石化双熊”,但是两者摆脱颓势重振雄风已经可以期待,因为在过去的两年“石化双熊”虽然经历了漫漫熊途,但是投资者可以发现两家公司在过去两年已经实施了安全环保、稳定生产和反腐倡廉这三项基础性工作,这就是“控制成本”的基础性工作,而“控制成本”的关键性工作则是控制资本支出,这一项工作在今年初也已有了明显转变。
为何2003年前后巴菲特买了中石油就赚钱,而2007年A股投资者买了中石油就赔钱?定价机制的背后其实是中石油的利润曲线,这条利润曲线的最蹊跷之处就在于2007年之后中石油销售规模大增与利润踱步不前之间的背离。我们可以比较同期中石油与埃克森美孚等国际石油巨头之间的差异,中石油几乎是一直在长个,即资产规模一直在递增,但是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等指标却难见起色,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本支出增速过快,而中石油购并的资产效益却往往仅有埃克森美孚等国际巨头的一半。
很有意思的是,标准普尔500指数也曾根据资本支出与销售收入之间的比值对十个行业进行过统计,其中业绩表现最佳的卫生保健和常用消费品行业的资本支出/销售收入比率数值分别为0.07和0.04,而业绩表现最差的电信和公用事业部门的资本支出/销售收入比率数值分别为0.28和0.25,显然过高的资本支出是导致业绩表现欠佳的根源。石油股表现也同样如此,当美股的石油股该项指标高达0.23之际,石油股表现极差,但当该项指标回落至0.1之际,石油股又表现极佳。
透过这组数据,投资者可以清晰地发现“石化双熊”特别是中石油在过去数年熊途漫漫症结之所在,2007年至2013年中石油销售收入增长数倍,但是资本支出增速更猛,结果导致中石油业绩止步不前,每股业绩更不时被中石化超越。但是这种粗放式的扩张模式今年已经止步,因此“石化双熊”极有可能在今年真正扭转趋势。
创业板一直令人很纠结,估值偏高却又总是不落地,关键因素是腾讯和阿里巴巴这两面大旗左右着全球科技股的估值上下,但是随着阿里巴巴赴美上市这只估值靴子的落地,创业板估值也有可能紧跟着软着陆。阿里巴巴赴美上市进程被国际投行称之为“阿凡达”行动,原因是阿里巴巴IPO规模可能会超于两年前的脸谱网站,这意味着阿里巴巴的估值不便宜,这将有利于创业板寻找到软着陆的估值支撑。
目前A股已处于历史性底部区域,就类似2003年前后巴菲特淘宝中石油一样,可供选择的价值目标将越来越多。(博客:姜韧)
下一篇:狐眼看市:50%专家看空周五股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