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林:中国发生雷曼时刻机率有多大

  近来,在中国经济领域发生了一系列违约事件,且违约金额越来越大,涉及的行业也越来越多。3月4日,上海超日太阳能公司发表通告,预告原订3日支付的第二期利息8980万元人民币,公司仅能派付400万元人民币。之前,超日获准发行规模10亿元人民币债券,票面息率8.98厘。

  与超日一样处于窘境的民营企业——山西海鑫钢铁集团3月7日未能偿还逾期银行贷款,这起违约的冲击波远远超出了当地经济的地盘,海鑫在当地深陷一个所谓“三角债务”和影子银行活动的蛛网。这起违约的消息被一些中国钢铁交易商列为全球铁矿石市场出现震荡的原因之一。

  其实,超日和海鑫两家企业违约,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有较大关系。中国钢铁、煤炭、建材、家电等行业正在艰难应对严重产能过剩、沉重的债务负担以及疲软的市场。有人估计,上述产业一半以上处于亏损状态。3月13日,相关部门发布的工业产出、投资和零售销售数据显示,今年头两个月国内经济的表现远比很多人预期的更弱。

  回过头看,央行自1997年开始规范内地上市交易债券市场后,没有发生过违约事件。因此,超日债传违约,已惹来中证监关注,亦在市场造成连锁反应。而海鑫也是违约测试案例之一,因为它在很多方面体现了政府承诺要应对的种种经济弊病。

  那么,如何看待越来越多的违约事件呢?其答案是,政府高层的意图是允许发生一些令人瞩目的违约,以便对中国正规银行业和影子银行业大手大脚的放贷人起到警告作用。也许央行有意中止过度宽松货币政策前提下,预料国内缺乏资金的高负债“丧尸企业”会浮面,甚至陷违约潮。

  自雷曼兄弟2008年倒闭以来,中国私营企业信贷已经从55万亿上升到了惊人的140万亿,在短短5年多的时间内就增加85万亿。当然,其中大部分流入到国内房地产行业,而有相当一部分作为“热钱”流入美国的股票、债券和房地产市场,为美股的“复苏”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当然也埋下了隐患。

  中国私营企业债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增加,虽然在短期内这些债务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但现在很多企业意识到,这些债务正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据预测,中国企业在2014年将要支付的利息就高于6.1万亿元,是美国政府的两倍以上(不到5000亿美元,约合3.05万亿元人民币)。

  评级机构标准普尔表示,中国非金融类企业债的规模,2013年底时约达12万亿美元(约合73.2万亿元人民币),今年将增至13.8万亿美元(约合84.18万亿元人民币),超越美国成全球首位。与此同时,中国信贷占GDP的比例已从75%上升到200%。

  相比之下,美国只有大约40%,即使如此也产生了巨大的次贷泡沫,可以想象,中国信贷泡沫的量级当然会引起国外金融市场的恐惧。虽然近来债务违约案逐渐增多后,中国金融体系未必会立即出现流动性紧缩情况,但无可避免会引发连锁反应,或会成为中国版的“雷曼时刻”。

  有一个被反复验证的事实,就是对于国内出现问题的借款方,政府总是会出手救助。政府这一举动鼓励投资者将资金以人为压低的利率借给虚弱的企业。不过,这助长了大量糟糕投资,并促使国内债务水平激增。

  由于债务额度极大,许多企业出现资金短缺,其发生违约已不可避免,而且很可能会成倍的发生。一些人希望违约将标志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变革,有助于推动资金以正确的价格流向值得流向的公司。但是,这只是他们主观上的想法,在实践中几无操作空间。

  中国发生“雷曼时刻”机率有多大?现在还一言难尽。不过,政府决策层面临着一个棘手的困境:很难调和遏制信贷的渴望与达到雄心勃勃的增长目标的抱负,如今年的经济增长保持7.5%,与去年大致相当。然而,政府又不能让经济过于突然地放缓——那会触发它正竭力避免的违约潮。(博客:邱林)

上一篇:沙黾农:A股养在深闺无人识 国际资本或抢先铲底
下一篇:叶檀:出师未捷身先死不是余额宝的结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