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学文:A股留住互联网公司仅靠降财务门槛不够
京东要赴美上市、阿里巴巴要赴美上市……如果说在国内创业板推出之前,互联网公司的舍近求远尚可理解,那么在国内创业板推出后海外上市依然热情不减,就着实触动了那根敏感的神经——创业板开了,国内优秀互联网公司为何还留不住?
早在创业板开板的第二年,当当网、优酷网等为代表的国内互联网公司再次掀起赴美上市潮时,证券时报就以《创业板开了 为何留不住当当优酷》为主题刊发了一组文章,对国内互联网企业外流现象进行了反思。转眼间,创业板开板已近五年,虽然也有个别互联网企业登陆国内创业板,但在国内证券市场上依然难成气候不免令人遗憾。诚如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所言,这一现象值得国内市场反思。创业板如何改革才能赢得国内互联网企业的芳心?我们的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互联网企业?在门槛降低的政策预期下,什么样的企业才能被界定为享受到政策倾斜的互联网企业?
监管层显然已经认识到了上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在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日前在全国两会期间明确表示,改革创业板制度,适当降低财务标准的准入门槛,建立再融资机制;允许尚未盈利但符合一定条件的互联网和科技创新企业在创业板发行上市。
从上述表述来看,不难看出监管层希望留住互联网这一新兴产业的良苦用心。然而从目前来看,解决问题的关键办法,较多限于降低财务准入门槛这一法宝上。那么,吸引优秀互联网公司到A股上市,仅仅靠降低财务门槛够吗?
寻找问题解决办法,就要认真分析问题原因。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上市门槛降低无疑对国内互联网企业具有极大吸引力。
但是,这样的认识显然存在片面性,如果在接下来的政策制定中,以这样的认识为导向,很有可能将在和美国等海外市场抢夺互联网公司上市资源中继续落后。以香港创业板市场为例,香港创业板只对企业现金流及市值有要求,相比国内的门槛不可谓不低,但即便紧邻大陆市场,香港创业板市场并没有出现类似美国市场的火热。
不能否认,降低上市门槛的确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没有了高门槛的确能吸引一些互联网公司回流A股,原因除了省去境外注册、境外持股、上市维护等不便外,“A股市场长期以来的IPO高溢价是重要的吸引力。”武汉科技大学董登新教授表示。
但是除了门槛外,资本生态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比如在上市之前的风险投资引入环节,目前国内优秀互联网公司多吸纳海外风险资金,看重的是这些海外机构带来资金同时,还有成熟市场运作思维,反观国内精于投资互联网的机构尚在成长过程中;再比如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发展模式往往是美国成功企业的模式复制到中国,并加以本土化改造,如最早的门户网站,后来的电子商务莫不如此。这种“故事”拿到美国去讲,美国的投资者可能更容易理解,并得到高估值,而在A股市场可能需要一个培育的过程;还有就是资本市场上的板块效应,优秀互联网公司到美国市场上市,某种程度上就是打上了成功的烙印,因为那里云集着几乎最优秀的互联网公司,而国内市场要达到这一效应显然还需要更多时间。
证券时报记者从接近监管机构有关人士处获悉,尽管对于“允许尚未盈利但符合一定条件的互联网和科技创新企业在创业板发行上市”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在这一框架下对于“什么是互联网企业”的界定还存在分歧,监管部门还在研究如何划定这一概念。在当前的市场上存在着很多企业,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生产经营销售的不少,但到底如何界定的确存在争议。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和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的对话,董明珠直言“小米不是互联网公司”。因为目前小米被普遍认为是一家互联网新经济公司,该公司自己也宣称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但董明珠在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却表示:“小米不是互联网公司,它只是在互联网平台上销售产品。”还有比如苏宁云商,连公司名字都落到了云技术概念,目前也在大力转型电商等业务,但按照行业属性依然属于零售业,而与苏宁云商业务很雷同的京东商城,则普遍被定义为互联网平台公司。
“在上述政策框架下界定什么是互联网企业尤其需要仔细研究,一旦界定好了标准,就是划定了什么企业能享受政策倾斜的硬标准,不少力量在博弈。”有互联网研究人员如是表示。
除了做好互联网企业概念的界定外,关键还是要做足“允许尚未盈利但是符合一定条件”这句话的大文章,这个条件圈定过于严格也就丧失了降低门槛的意义,而过于放松又可能导致鱼龙混杂的局面,难以实现遴选优秀企业的目的。“可以考虑专门针对互联网等企业设立上市指标,不重盈利要求,改为侧重收入增长速度、企业规模、行业地位等,让那些暂时亏损,但是收入增长很快、拥有一定规模经济优势的互联网企业也能够在国内上市,而不用舍近求远到海外上市。”有长期关注创业板制度建设的专业人士建议。
此外,如果降低门槛仅仅只是针对互联网及科技创新企业”开口子”,允许尚未盈利但符合一定条件的这两大类别公司上市,鉴于国内市场的新兴转轨特征以及投资者总体不成熟现状,很有可能需要对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做出更高的要求。那么一旦投资者参与群体、参与资金规模受限,这些享受“绿色通道”的上市企业流动性如何又值得观察。香港创业板市场活跃度不够就是很好的经验借鉴。凡此种种来看,吸引互联网公司A股上市,除了降低门槛,要做的显然还很多。
下一篇:胡任标:量不出 行情将续振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