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君:忽如一夜春风来 大盘蓝筹千点红
3月12日凌晨,忽然刮起了大风,虽然这风还是有点凉,但已经能够感觉到春风拂面的滋味儿了。作为投资人,也感觉到大盘在寒风中,有缕缕春意正飘过来。
3月12日这天两市领涨个股中悉数为低价股,大盘蓝筹股也蠢蠢欲动,那些被疯炒的高价股开始不断被抛售,价格出现了大幅振荡。3月13日继续这样的走势,从这两日的微信号能够体察到大盘蓝筹股在悬崖边做殊死抵抗,大盘目前的形势是向后一步就掉到悬崖下了,但向前一步则阳光明媚,大路朝天。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这种局面呢?这种局面能否持续呢?
笔者曾分别于3月5日撰文《混合所有制或成国企改革方向 抄底时机成熟》和3月6日撰文《大盘风格转换 国企股受青睐》做过说明。并且在3月2日以《两会或成A股“应梦贤臣”》为题,对这次两会后的改革充满期待。笔者清楚地指出:现在的蓝筹股价格极低,非常具有吸引力,是民企参与混合所有制极佳的时机,且并购成本也非常低廉。民资入股国企时产生的购买冲击力,是国企大盘股上扬的源泉之一。
国企大盘股上扬的另一个原因是投资者开始逐渐对国企大盘股产生自信。3月13日上午,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时,对GDP下限做过明确回答:保就业和保收入增长。话虽然不多,但却意味深长。笔者的理解是:就目前经济增长仍然放缓的情况下,允许继续放缓的可能性也很小了,这是政策的下限,因为再衰退,制造业将更加苦不堪言,将会有大量失业者出现了,这与保就业思想不符。
制造业和服务业是保证收入增长的主要环节。现在美国的经济复苏远远地跑在了中国前头,这可能与中国此前的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有关,中国面临产能过剩和严重雾霾困扰,这就被逼着压缩过剩产能和减少能源消耗,调整经济结构成了当务之急。
于是发展新能源成了当务之急,现在看来,新能源在总的能源消耗中的占比是越来越高了,传统煤炭消耗量开始逐步下滑。但是,随着天气的转暖,经济活动又重新开始活跃起来,这就可能出现传统能源需求止跌情况。从本月初的煤炭进出口情况看,国内外煤炭价格开始倒挂,即国内低、国外高,这对打压进口也起到了一定作用,甚至可能出现贸易商改变策略,增加出口,这对国内煤炭价格企稳也有助益,但总的说,国内煤炭库存充足,价格是否反弹还取决于贸易商的策略,以及国内能源需求是否有效回升。
另外,从新能源行业几个典型的大型国企订单情况分析,风能需求今年有望继续盘升,那些涉足新能源设备制造企业将因此受益,从典型的大型国有电力企业订单情况看,同样出现了大量订单,这表明未来对电力能源的需求同样也在回升。以上只是能源行业制造业的一角。笔者对通用设备制造业的订单情况略做研究后,也发现订单情况正在好转,这表明制造业虽然在下滑,但却并没有那么悲观。而从2月份PPI数据看,其中的非金属业增长较为明显,而黑色、有色金属、煤炭为负增长,成为打压2月经济数据的主要罪魁,本周一的大跌,就是因为有色金属板块和煤炭板块大跌所致。对于最近铜价的下跌,除了因为超日债外,主要还是对房地产市场的担忧,因为超日债的规模有限,企业债务违约不具备传染性,且超日太阳能是因为与欧盟发生贸易摩擦之后发生的,太阳能全行业都出现了亏损,仅几家企业保持了微弱业绩,且还是国家力保了11家太阳能企业后出现的,情况比较特殊,不必做过分解读。
房地产价格最近出现价格促销的报道越来越多了起来,但仔细梳理一下也可发现,一线城市价格没有动摇,二线城市价格鲜有报道降价促销的,反而济南房价却上涨了,且成交量也放大了许多,三四线城市促销活动密集,这可能与这些城市建设与人口城镇化脱节有关,开发商不断地抛售三四线城市资产并转向一二线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最近的报道证实了这一点。比如鄂尔多斯(600295,股吧)这座第一次被人们称之为鬼城的城市市长,就在两会期间宣称三年内不再建新商品房,关注搞人口转移。
笔者曾多次分析指出过,房地产并没有走到尽头,更不存在全面崩盘之说,但一二三四线城市分化是必然的,因为在城市化过程中,最具有吸引力的仍然是那些一二线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这些城市的房价会继续保持坚挺,这与特殊的城市地位有关,比如北京为政治中心,上海为金融中心,深圳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且广州与深圳毗邻香港,其它城市因为二线城市多为“省会”,这里的人口流动性和居住吸引力仅次于一线城市,价格也不会有太大的担忧。
商品房的建设速度远超人口城镇化速度,是最近一些城市房价出现松动的原因之一。随着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公寓等公租房的建设,那些根本就买不起高档商品房的人们,已经将目光转向这些领域,并且随着对那些开着奔驰买保障房的打击整治,普通居民购买保障房已经成为现实,住房矛盾也没有那么突出了,商品房出现阶段性过剩或者说阶段性库存过大也是导致最近商品房价格松动的原因。本届政府一直淡化调控,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也未提调控字眼儿,政府正试图建立制度化的调控措施,而不是临时凭借“国X条”来实现调控。比如房产税实施细则正在研究制定中,不动产统一登记办法也在制定中。。。
两会期间,央行行长周小川曾专门对货币政策做过说明,他表示政府不应该抱有多花钱的想法,央行也不应该多印钞,多印钞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环视一下阿根廷,其通胀率已经达到了50%以上,为抑制通胀,其基准利率达到了28.8%。阿根廷被德国一份报告列为最易破产的国家之首。
其实,无论是学者还是普通百姓,都对过去货币超发有异议,不过,通过央行行长的嘴里说出来,比人们发牢骚要可靠得多,既然央行行长亲口告诉人们不会乱发钞了,那么,对通胀的担忧也就是多余的了。在这样的环境下,经济增长就只能依靠内生性增长来实现了,经济增长速度就不会太快。央行最近数月明显加大了对农业、小微企业、棚户区改造的支持力度,央行第一次信贷证券4250亿也表明了央行正在改变过去“一刀切”的调控方式,微观灵活调控也将成为常态。随着国债市场的发展,企业也将更多地通过债券市场发行各种类型债券来实现资金支持,这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做法一致。
央行行长明确表示过,一两年内将实行存款利率市场化,这意味着我国利率市场化也将在一两年内实现。不过,对此,笔者的看法是:利率市场化对于银行业来说,并非幸事。国有商业银行垄断地位开始动摇,随着五家民营银行试点的开始,民营银行业也将如雨后春笋般地生长起来,由于民营银行对存款的争夺,存款利率可能在未来数年后将走高,同时,随着银行数量的增加,贷款利率可能因为竞争会走低,整体银行业的业绩不再出现近几年的情况了,就如民生银行(600016,股吧)行长所说:“都不好意思了。”这几年,每年下来,光四大国有银行的纯利润就超过1万亿。但是,随着民营银行的出现,对小微以及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将增加,国有银行也开始转型,对创新型企业的信贷支持明显增多,这有利于我国经济转型的实现。
最近一年,民营企业开始活跃起来,这应该得益于中央政府下放416项政府审批权,以及银行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的加大。今年,国企改革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中央以及地方政府成立的改革领导小组将陆续到位,混合所有制作为未来国企改革的方向,随着民企资本的渗透,国企将重新焕发活力。所不同的是,这次对混合二字有更多的共识,在两会期间,主要部委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对混合有着广泛的共识,共识是改革推进的思想保证,思想统一了,改革进程也就有保证。那么,对以国企居多的上海证券市场来说,是个福音。上海交易所曾表示将在上证50指数里考虑试行T+0交易制度,这更加让这些国企大盘股得到市场青睐,资金将会向这些股票转移。
单纯从指数影响程度来分析,笔者对国企大盘股给予了格外关注,可以说,没有这些股票的拉升,大盘失去20年都有可能。
新兴产业股的炒作让深圳交易所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好处,因而上海证券交易所也表示要建立新兴产业板。不过,笔者以为,除了新兴产业外,国企同样可以通过创新以及转型来实现业务升级,因而不能认为国企是一滩死水了。在创新活动中,国企雄厚的资金优势仍然存在,他们比民营企业更具优势,且容易形成规模优势。过去许多年来,民营企业最初是靠着给予丰厚的物质条件来挖国企的人才,抢夺国企生产经营项目,并得到了生存。现在民营企业里人才虽然也具有了一些规模,但与国企相比,仍然是小巫见大巫,国企要搞创新显然比民企更具优势,只是国企的经营不如民企灵活,决策不畅,这与国企的体制有关。这次国企改革的另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改革国企体制,取消任命制,改为由资本控股获取话语权,将显著提升决策效率。当然,原有的国企控股地位是很难动摇的,但职业经理人制度或许将得到实践,即国企虽然在某些行业中仍然控股,通过聘请懂经营的职业经理人,国企经营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因此,民营企业与国企混合后,不一定都要通过控股谋得话语权,那些企业家精英,不管是来自国企,还是来自民企,都将在国企改革这个大舞台里充分发挥其能力和水平。
两会结束了,笔者的感觉就是:这次改革是动真格的。通过扶持创新,让小微企业创造力爆发出来,通过国企改革,让国企焕发活力,通过金融改革,让金融不再体外循环,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通过推进新兴产业,让中国经济结构中增添了许多亮色,并加快了经济转型,通过促进服务业,让中国经济结构变得更加合理。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人开始摆脱穷困,但中国仍然是一个以粗放式发展的国家,以污染环境为代价,过快消耗资源特别是能源的做法已经受到约束,这个约束来自国外,来自人们对环保的诉求。中国正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着改革的大文章,笔者对改革充满信心。()
下一篇:沙黾农:补缺 必到2050、2136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