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施亮:管理层力推注册制的真实意图

  近日,管理层就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了几点要求,其中包括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股票发行制度改革,规范发展债券市场。值得一提的是,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度也首次写进了工作报告。

  谈及股票发行注册制度,实质上对市场而言并不陌生。何谓股票发行注册制?即指发行人申请发行股票之际,必须依法将公开的各种资料准确地向审核机构申报。而审核机构只会对注册文件进行形式审查,并不会进行实质性的判断。

  2013年11月底,管理层正式确立新股发行制度向发行注册制过渡。事实上,这也标志着资本市场的市场化进程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过去,审核机构一揽大权。而在核准制度的运作模式下,权力寻租等乱象更是频繁发生。部分拟上市的企业借助这种不健康的市场环境迅速进驻资本市场,而因其缺乏有效的盈利能力,最终难逃市场的质疑。

  遗憾的是,因国内资本市场的违规成本低廉,加上宽松的监管惩罚体系,即使公司存在诸多的问题,也可以长期存活在市场之上。有部分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前期借助一切的手段谋求企业上市,而当企业成功上市之后,却因各种理由套现减持。更有甚者,为了抛股套现而离职。可见,上市公司高管的“离职潮”也深刻暴露出市场制度的重大漏洞。

  随着审核机构的行政审批权被逐步削弱,股票发行注册制将会以市场化为主导。当然,股票发行注册制度作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模式,未来企业上市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

  对此,以市场化为主导的发行模式将会打破过去审核机构一揽大权的局面,而权力寻租等乱象也将会得到有效地控制。最为关键的是,部分优秀企业将不受之前的条件限制。随着上市门槛的进一步降低,将会吸引更多好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进而为长期低迷的资本市场带来新鲜的血液。或许,这也是管理层力推注册制的真实意图。

  经济转型当属目前我国面临的最大挑战。而在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不明朗的背景下,如何提振实体经济将直接考验管理层的智慧。

  正如笔者郭施亮前文所述,推进互联网金融将是关键性的一步。至此,多位管理层也就余额宝们该不该取缔的问题作出了表态。不可否认,以余额宝为主的互联网金融确实缓解了部分中小微型企业的资金难题,也完成了传统银行难以完成的任务,这也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何进一步刺激经济,为大量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平台,确实是一道难题。

  根据不完全的资料显示,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渠道为社会融资带来了巨大的支持。而更多的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等也在此获取大量低利率的贷款。然而,以股票、债券为主的直接融资渠道却没有发挥到更大的融资功能。至此,管理层也试图激活这一块的融资效果。

  股票发行注册制降低企业上市的准入门槛,为大量企业提供了一个直接的融资渠道,这也是激活直接融资的重要模式之一。

  接下来,发行注册制或将从新三板试点,而后逐渐推广至主板市场。不过,就目前的发展进程来看,年内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可能性依然不大。

  笔者认为,股票发行注册制度当属未来国家力推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如何完善监管、强化惩罚、加强法规、责令退市等却成为市场最关心的问题。

  从发行注册制的基本概念来看,基本只对注册文件进行形式审查,而对持续盈利能力、发行人投资价值等却没有实质性的判断。简而言之,就是降低企业上市的准入门槛。

  假设股票发行注册制度全面铺开,那么企业蜂拥上市的可能性依然还会存在的。此刻,若没有明确的监管体系以及法律规范,加上宽进严出的市场模式,股票市场不乱才怪。另外,作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发行制度,企业的生死几乎完全由市场说了算。但是,这也需要考虑投资者对价值投资的判断能力。

  笔者认为,股票发行注册制需要一个成熟的市场环境。而就目前的状况分析,中国股票市场依然存在诸多的制度漏洞,且相关的配套措施显然不够匹配。因此,股票发行注册制仍然不具备全面推行的条件。

  

上一篇:魏宁海:随时会变盘 该如何操作
下一篇:逐条解读三中全会市场机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