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文新VS余额宝:谁是“吸血鬼”?

规模4000亿元的余额宝引发了一场取缔与否的争论。21日,央视证券资讯频道执行总编、首席新闻评论员钮文新发表《取缔余额宝》一文,指出余额宝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坐收2%的利润。22日,支付宝回应称,其利润仅为0.63%。
“余额宝哪里只是冲击银行?它所冲击的是中国全社会的融资成本,冲击的是整个中国的经济安全。”钮文新认为,余额宝严重干扰利率市场,严重干扰银行流动性,严重拉高实业企业融资成本,从而加剧金融和实业之间的恶性循环。
“你的加薪机会已经被吞噬了,而你的工作机会恐怕也会更加风雨飘摇。”钮文新说。
面对抨击,支付宝22日卖萌回应:“没余额宝前老板确实说我干活不积极,加薪有问题。自从我每天吃上肉包之后,干活更卖力了,老板说我很快就可以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
钮文新还批评余额宝并未创造价值,而是通过拉高全社会的经济成本并从中渔利,将2%的收益放入自己兜里,而将4%-6%的收益分给成千上万客户。钮文新称余额宝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典型的“金融寄生虫”。
钮文新算了一笔账,假定余额宝4000亿元规模平均收益6%,利润240亿元,余额宝和货币基金大约要吞掉80亿元(4000亿元的2%),其他余额宝客户分享160亿元。
但支付宝表示自己赚的并没有2%那么多。支付宝公开数据称,余额宝加上增利宝,一年的管理费是0.3%、托管费是0.08%,销售服务费是0.25%,总共是0.63%,并非钮文新所称的2%。
24日下午,钮文新在博客上再发文称:我之所以呼吁“取缔余额宝”,是出于国家宏观经济利益的立场。钮文新表示,所谓的“互联网金融”仅仅停留在货币市场当中,它们通过构建很高的收益预期和方便的互联网通道,从银行把老百姓存款吸出来,制造银行系统的流动性紧张,拉高存款利率,然后再以协议定存方式把钱存给银行,并从中渔利。
钮文新在博文中表示,判断市场问题,不仅需要从参与主体各方利益的立场出发,同时还需要有一个更重要的立场,那就是:国家宏观经济利益的立场。
最新动态
支付宝官微回应:通则通,不通则痛
2月24日下午,钮文新发表了一篇题为“回应挨骂”的博文之后,支付宝官方迅速作出回应:趁老板还没找我之前,我就说一句:余额宝的核心价值观是用实干的态度,创新的思路,市场化的方法,让普通人能够零门槛、低成本地享受到适合自己的金融服务。老师你造吗?通则通,不通则痛,创新与变化才是永恒的主题啊!前几天看个漫画挺好,一会发给老师您看。
本组稿件据《新京报》等综合整理
专家观点
说余额宝抬高市场利率是因果不分
央视财经评论员叶檀
近期,市场上有观点说余额宝抬高市场利率,从而导致贷款利率提高转嫁到贷款人身上,这个说法因果不分。因为银行拆借利率高,所以余额宝才介入银行拆借市场。银行拆借利率本来就高,余额宝资金进入后,反而压低了拆借利率,怎么能说抬高了市场利率呢?
分析这个问题,最关键的是明确这一点—目前中国利率高还是低,受央行发放货币多少影响。因为中国企业现在的负债率整体比较高,所以央行发放的货币减少。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银行利率上升,所以社会整体的利率水准就会走高,余额宝资金进入银行体系,实际上会引导利率小幅下降。此外,余额宝和整个拆借市场相比规模还是比较小的,即使已经成为货币基金中的大块头,但还不足以去抵抗央行的政策,更不可能左右市场利率。只有央行的回购或者逆回购这样级别的动作,才会使得市场利率发生变动。
具体看,余额宝的总量虽然现在达到了4000多亿元,但每天的增量是有限的。余额宝、再加上未来理财通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大规模入市,会达到万亿元级别,其去向可能会影响一定的市场影响,但成不了根本性因素。目前中国的货币体系主要由央行控制,全市场都听央行的指挥。银行的利率定价是根据央行的指挥棒,根据市场需求来定的,货币基金不可能左右市场利率。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中国企业负债率在全世界居于前列,地方债又如此之高,近期信托风险的舆论不断升温,这样的基本面决定了贷款利率必然上升,这是金融定价体系自然作用的结果。
当然,余额宝已经对中国金融和投资者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但需要强调的是,互联网只是一个通道,互联金融还是要落到其对应的金融产品上来,金融产品的质量是重中之重。各类互联网金融产品在竞争中不要过多的强调收益率,忽视了投资风险。现在政策紧缩,利率水平上升,因此收益高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谁在退潮的时候保证金融安全,谁才是真牛。相对来说,未来资金面整体依然紧张,市场利率依然处于高位,但央行不会再允许出现去年6月份和12月份的资金爆仓现象,各类货币型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在6%左右是常态。但金融机构不能过于强调高收益率,刻意回避利率下行周期风险,以免给投资人造成错误的心理暗示。
下一篇:窦维德:寻找弱势整理平台做结构个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