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昌看市:跳水是等待最大回报
资深评论员 、CCTV证券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远昌
欢迎收看CCTV证券资讯频道《远昌看市》,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1月9日发布的2013年12月统计月报显示,当月QFII新开45个A股账户,创2013年单月最高记录。您怎么看?
好的,这条新闻主要涉及到资金动向,数据显示QFII有加速抄底A股的迹象,但是这能不能成为我们看多A股的理由,很多时候历史能揭开谜团,因为历史总是在重复。我们知道上个月12日也是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发布月报显示,11月QFII新开A股账户,创4个月新高,当时也显示QFII有加速抄底A股的迹象,结果我们看到之后A股快速下跌。显然从历史看,资金动向并不能成为我们判断股市涨跌的依据。但是这并不代表资金动向毫无作用。
实际上在上个月12日公布QFII新开A股账户创4个月新高的时候,我的观点很明确,资金动向在我眼里并不代表真正能够左右市场的资讯,资金动向只是验证已有操作计划的工具,而不是对未来操作提供参考的工具,因此当时我的结论是并不能因为资金动向显示市场看好,而强调要坚守等到井喷反弹的出现,相反接下来是开始考虑如何锁定利润问题。结果我们看到了资金动向显示的结果最终是慢了一拍,因为后面股市是出现了调整而不是上涨
实际上金融市场海量资讯中大量的信息是无用的会起到干扰决策作用,所以大量收集资讯为投资决策服务总是很难在实战交易中有所斩获,所以我一直倡导炒股不是做加法而是做减法。而大盘从11月14日开始产生了一波强劲反弹,而之前有过一波跌,在跌倒11月13日的时候市场各方已经开始修正三季度大盘反弹的性质,从当时的市场的认知以及资金动向来说显现出悲观氛围,但当时我反而强调接下来有井喷反弹,结果大盘并没有向更糟糕方向发展,而大盘涨了之后,从资金动向来说又显现出乐观氛围,显然资金动向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验证结果而不是预知未来。所以12月12日我强调虽然11月QFII新开A股账户数量创4个月新高,但这只是近期股市大幅反弹的一个结果,这不代表未来市场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虽然现在股市波动方向逆转,而资金动向显示结果有所分化,虽然QFII加速抄底A股,但12月券商集合理财与证券投资基金的新开户数有所下降。但我依然只会参考一开始的操作计划,而不是根据其他的变化而变化,简言之,我在10底设计的反弹探底井喷反弹大幅回落四个阶段的波动,最终落脚点是大幅回落,换言之,我依然会以控制风险的策略来看待市场。
具体到盘面波动而言,今天市场焦点是奥赛康(300361,股吧)新股发行老股东直接套现31.83亿,这使得新股发行首次被紧急叫停,而奥赛康网下配售结果显示定价高达72.99元,市盈率更是高达67倍。还是那句话要真正的保护中小投资者不是光要求机构自律,最关键的是在制度上约束,简单说建立上市整理板才能真正保护中小投资者。至于大盘波动延续了近期弱市沪指再创本轮低点,创业板领跌。上个月11日我曾强调按照去年10月底的操作草图计划,第四阶段已经到来也就是控制风险阶段来了。而在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共振之前,真正的利多也就是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并不会释放,换句话说在此之前,有反弹依然可以选择卖出控制风险。而今年创业板有望走出冲高回落走势,相反周期股有望走出探底回升走势。
我们可以看一张图,这是去年翻两番的实盘示范账户交易统计图,统计区间从去年12月16日到今天,我们看到图中间是一根横线,这说明这段时间,示范账户没有做任何交易,一直在观望。而这期间商品期货大多出现跳水,显然商品这期间的跳水是对我们等待最大的回报,当然随着商品近期调整,示范账户随时会再度买入,但目前来说我并不打算给出买进建议,还是那句话控制风险为主。
波动指数设立初衷就是为了跑赢大盘,波动指数是以上证指数为交易标的,根据节目每日提供买卖建议滚动操作,08年11月4日这一系列节目开播时,上证指数和波动指数基值都设为100,上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数值为(118.85),而波动指数数值为(240.82),这意味着上证指数同期上涨了(18.85%)而波动指数同期收益率为(140.82%)。波动指数同期收益率远远跑赢同期大盘收益率,波动指数收益率140.82%是同期大盘收益率18.85%的7.47倍。
今天大盘震荡收跌,两个指有所回落。目前上证指数数值为(118.01),而波动指数数值目前为(239.12),对于后市还是那个观点第四阶段控制风险为主,在在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共振之前,真正的利多也就是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并不会释放,也就是说未来大盘有反弹,我依然会考虑卖出。具体到下周一的操作建议是:持有。
账户概要
下一篇:金学伟:改变弱势需解决三大不平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