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昌看市:明年一线城市房价面临下行压力
资深评论员 、CCTV证券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远昌
欢迎收看CCTV证券资讯频道《远昌看市》,中国银行最新发布的2014年宏观经济金融展望报告预计,明年房地产市场投资增速和销售增速均将放缓,房价下跌城市可能增多。您怎么看?
好的,这份报告表面看是在看空房地产市场,因为报告指出房价下跌城市可能增多,但是从报告的逻辑看,又是在看多房地产市场,因为报告的逻辑是房地产市场将继续分化,中小城市的土地供给将大幅增加,房价下跌城市个数可能继续增加。我想这里面的潜台词就是一线城市的房价将继续上涨,而这又比较契合目前房地产市场的现状,也就是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房价出现背离,实际上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房价连续第三个月同比涨幅超过20%,而部分二、三线城市却存在去库存压力。但是我在想如果一线城市作为龙头,龙头的房价没有下来,我们又怎么能说这是看空房地产市场,所以这份报告本质上是看多房地产市场。但是我又觉得以现状确定未来有时候并不灵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10年房地产调控《国十条》出台后,市场普偏对于这轮房地产调控政策抱有了很大期望值,这种期望值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开放商开始采取措施控制风险,当然在那个阶段自保的措施就是回避当时看来房价高企的一些城市,转而布局尚待培育或者说在当时看来风险不大的的二三线城市。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上网查询一下2010年的房产新闻,房企大量的资金布局二三线城市,这一年和以往相比显得特别的不同,而一些房企大量的布局二三线城市很多时候被冠以逆势拿地,说到底是房企出于未来的风险考虑主动选择了稳健的策略。
但当时我对于这种转变并不赞同,因为我认为房价博弈下的是国际象棋,与此同时我抛出了美联储还会推出第N轮量化宽松政策的论点,这将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的支撑,所以当时我认为房价上涨大趋势并不会停止,而再后来更有名的事件是2011年美国失去3A评级,但当时我认为美股不会面临大风险,相反会面临大机会,所以这些论据都在支撑我们一开始的论点。但是反过来如果 你一开始认为房价上涨趋势并不会停止,那么谁受益最大,显然龙头依然是受益者,所以一线城市房价并不会受到压制,反而是最终受益者。当然现在这都已经变成了明牌,而此前众多开放商扎堆二三线城市就是一种误判,这种误判的结果就是二三线供给过剩,这造成了目前二三线城市面临去库存压力,而一线城市房价却高歌猛进。显然你如果一开始有正确判断,那么坚守一线并不是一个坏选择。
正因为这一切已经是明牌了,我反而又有新的观点,我认为一线城市房价明年反而会面临较大调整压力,因为我判断明年国际金融市场将登顶,这意味着到时我国房价整体面临着压力,而这个时候如果开放商又扎堆一线城市,我想又会是一种误判,因为龙头能领涨也能领跌。
具体到盘面波动而言,今日大盘震荡走低,盘面呈现一个普跌状态。从波动角度分析,我的观点和昨天一样并不会改变对于第四阶段整体控制风险的基本思路,也就是第四阶段的跌和10月份的那波跌有本质的不同,10月份的跌我并不担心,因为按照操作草图后面有第三阶段的大幅反弹,但第四阶段跌那一段草图我并没有画终点,也就是我们之前常说的明年大盘有望打破原有震荡区间,低点还有低点,高点还有高点,显然我们正处于前者。但是这轮跌势由于时间稍长,所以期间会有间歇性反弹,换句话说会以重复探底反弹探底的节奏进行,也就是说大盘今日急跌后短期随时有反弹可能,大盘波动频率会变大,但是反弹之后大盘会再度面临调整压力,而之后我依然会考虑加大操作频率卖出。
沪铜昨天出现了上涨,但昨天我强调这种反弹持续的时间并不会太久,而沪铜今日冲高回落,其他商品也整体受到压制,关于商品期货,从11月下旬开始我坚定看多,但上周一开始我强调可以控制风险,短期而言,我会继续强调控制风险,日内交易为主。
波动指数设立初衷就是为了跑赢大盘,波动指数是以上证指数为交易标的,根据节目每日提供买卖建议滚动操作,08年11月4日这一系列节目开播时,上证指数和波动指数基值都设为100,上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数值为(123.48),而波动指数数值为(250.2),这意味着上证指数同期上涨了(23.48%)而波动指数同期收益率为(150.2%)。波动指数同期收益率远远跑赢同期大盘收益率,波动指数收益率150.2%是同期大盘收益率23.48%的6.39倍。
今日大盘震荡收跌,两个指数同步回落。目前上证指数数值为(121.51),而波动指数数值目前为(246. 22),大盘今日急跌后短期随时有反弹可能,大盘波动频率会变大,但是反弹之后大盘会再度面临调整压力,而之后我依然会考虑加大操作频率卖出,具体到明天的操作建议是:持有。
下一篇:王继洲:操作策略 可持股待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