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昌看市:更大的井喷行情后市有望继续上演

资深评论员 、CCTV证券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远昌

  

    欢迎收看CCTV证券资讯频道《远昌看市》,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而目前学界仍在讨论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您怎么看?

 好的,这其实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政府行为对经济增长影响巨大,而要维系政府和市场的平衡关系并不容易,经常会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而这次全会也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提法也被学界广泛引用,因此学界普遍围绕如何转变政府职能展开讨论,其中有一种观点也就是新闻里提到的观点认为既然政府和市场有难以调和的矛盾,干脆打破全能政府的现有格局,认为只有市场和社会组织做不了或做不好的,政府才应插手,也就是要建成所谓的“有限政府”。但是反过来我在想,市场做不好的,这个时候再想让政府插手,恐怕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因此这种思维一开始就有点铤而走险的意思,这不是持续解决问题的思路。因此我到认为可以维系全能政府现有格局,只是说更加突出市场的作用,更准确说是尊重市场原有波动方向,政府只是善用市场的力量。而政府干预市场的目的不是想着改变市场原有方向波动,只是想推动市场加速向原有方向波动。

  举个简单例子,如果房地产调控目的定为逆转高房价,那么房价是不可能逆转了,因为无节制打压房价没有尊重市场本身的波动方向,你有政府有限的力量和无限的市场力量对抗,只会使得我们离调控目标越来越远,过去几年我们应该感受到这一点。但反过来地产调控善用市场的力量,用市场的力量压制市场的力量结局又不一样了,这里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房价上涨推动房房价上涨,房价下跌推动房价下跌,这有点追涨杀跌的意思,没错就是这样,因为政府的调控不是为了获取差价,而是让房价上涨快速的完成,从而回到一个平稳的阶段,追涨杀跌就是一个成本,而调控时间的减少就是最大的利润,最少对于民众来说是这样。所以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我认为最根本的是政府要善用市场的力量,而不是简单把市场解决不了的推给政府。

  另外剩下点时间我想把昨天没说完的说完,也就是市场已经井喷后该选择积极还是保守的问题,我想最根本的是股市的波动有没有脱离我们一开始的预判,如果没有就按计划行事,这样我们就不会陷入股市一涨就积极,股市一跌就保守的境地。当然这个问题上我在10月底的预判是股市会有四个波动阶段,反弹探底井喷反弹大幅回落,现在正是第三阶段也就是井喷阶段,这个阶段我们当然要选择积极,但是井喷时间很短后面是大幅回落,所以理想的选择是先积极然后很快变成保守,当然当下就是先把积极的一部分完成。

  具体到盘面波动而言,股指在连续两个交易日大幅飙升后开始整理,以消化短线获利盘积蓄能力。从盘面看近期领涨的金融股大多回调,但我依然看到本次反弹中坚力量保险(放心保)股保持强势,而10月以来的超跌板块也保持活跃状态。对于后市,我维持10月底的观点,大盘会经历反弹探底井喷反弹大幅回落四个阶段,而上周三我已经强调大盘将进入第三个阶段也就是井喷反弹阶段,从井喷反弹的定义来看,目前大盘反弹的幅度还没有达到我的心理位置,最少要突破9月高点才符合一轮行情的基本定义,因此目前来说我并不会急于加大操作频率,在大盘再一次更大的井喷反弹之前,回档空间有限。当然一旦更大的井喷反弹出现,这个时间会非常短,到时我会加大操作频率。

  今日商品期货市场一些品种开始脱颖而出,比如焦炭开始向上突破,当然更多品种依然处于蓄势状态,沪铜今天还出现了调整,但在金融市场总体向好的情况下,各个品种空头持续发力的动能有所不足,后市回档空间有限。

   波动指数设立初衷就是为了跑赢大盘,波动指数是以上证指数为交易标的,根据节目每日提供买卖建议滚动操作,08年11月4日这一系列节目开播时,上证指数和波动指数基值都设为100,上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数值为(128.79),而波动指数数值为(260.96),这意味着上证指数同期上涨了(28.79%)而波动指数同期收益率为(160.96%)。波动指数同期收益率远远跑赢同期大盘收益率,波动指数收益率160.96%是同期大盘收益率28.79%的5.59倍。

   今天大盘窄幅整理,两个指数略有回落。目前上证指数数值为(128.55),而波动指数数值目前为(260.47),上周三我已经强调大盘马上要进入我在10月底设置的冲高、探底、井喷上涨、大幅探底的第三部分计划。因此目前我不急于加大操作频率卖出,所以具体到明天的操作建议是:持有。

  

上一篇:窦维德:旗面整理消化至少需要2天
下一篇:淘气天尊:行情逐步进入正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