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昌看市:不能低估美联储那颗坚强的心
资深评论员 、CCTV证券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远昌
[主持人] 欢迎收看CCTV证券资讯频道《远昌看市》,周二美国股市收高,标普指数连续五个交易日上涨,并再次刷新收盘与盘中最高纪录。您怎么看?
[杨远昌] 好的,标普创历史新高说明我们在国庆节后的观点没有受到挑战,当时美债僵局让市场担心金融市场受到冲击,我的观点很明确美债僵局带来的是机会,这就如同2011年8月美国失去3A评级一样,当时我也强调这将带来大机会,而不是大风险,结果这之后美股走出了波澜壮阔的牛市。虽然美债僵局告一段落,美股也获得了一些机会创出了新高,但是我要指出的是这一次的机会和2011年的机会有本质的不同,2011年我强调的是大机会,而这一次我强调的只是机会,这里面主要是考虑到我们在7月份提出的观点,也就是年底后国际金融市场登上山顶的概率会比较大,因此从风险可控角度说,2011年8月以后随着时间推移风险不会边际递增,因为上涨的周期很长,所以我当时强调是大机会,但是目前来说随着年底的临近,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是边际递增的,所以我强调只是一个机会,而没有像以往一样强调大机会。
当然具体到昨天美股创新高的原因,新闻里也交代的很明白,也是众所周知的原因美国9月非农就业数据不及预期,这使投资者相信美联储会推迟退出QE时间。但问题是过去几个月来,特别是从今年中美联储暗示会削减QE规模开始,市场就一次又一次揣测美联储可能会在当月或者下月开始削减QE,而这种预期一次又一次落空,最为典型的是9月,当时市场大多数人预期美联储会削减QE,希望落空后,又有人把希望寄托在10月,目前来看希望又要落空,而每一次落空市场都会找些理由,比如这一次又把借口放在了非农就业数据不及预期。
但我想说的是当一个坚强的人想要获得一些东西,你不要低估那颗坚强的心,而美联储金融危机后,不断的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过去几年几乎没有受到外力影响包括偶尔出现向好的经济数据,而这已经证明美联储足够坚强,因此同样这一次美联储要退出QE也不会因为偶尔变差的经济数据而改变,显然如果我们永远只是关注眼前的实际上已经落后的经济数据,你永远踩不准金融市场波动的节奏。
实际上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美联储为什么要退出QE,这个看似毫无争议的问题其实暗含了多种选择,而选择的正确与否决定了你是否在几个月前敢于判断美联储不会在最近削减QE,同时也决定了你为什么敢于在美债僵局发生的时候认为这是机会。显然这个问题我们解释过很多遍,美联储退出QE的核心在于人,在于伯南克职业生涯是否完美,显然这个问题因为时间关系今天我们无法完整的再一次阐述,以后节目有机会接着聊这个话题。
具体到盘面波动而言,考虑到创业板暴跌,今天主要谈风险控制问题,过去一年股市有三类股票表现突出,第一类是房地产股,这类股票在去年底四季度特别火爆,当然去年底我说的最多的是咬定地产不放松,但是今年1月18我突然看空地产股,这之后地产股暴跌。第二类股票是上海自贸区板块,当然铂金版提示关注过的上港集团(600018,股吧)已成了标杆,但9月25日我突然看空自贸区板块,这之后自贸区板块暴跌。第三类股票是创业板,虽然过去两年我对创业板不感冒,说的最多就是慈母多败儿,但在今年初我看空地产股的同时顺便预告了创业板行情,我强调接下来弱周期股将是王者,创业板自然沾光,创业板不再是我排斥对象。但我并没有像上两个板块一样发出精确的卖出时点,这里面主要是考虑到该板块股票普遍盘子偏小,个性突出很难用一个统一卖出时点然概况。但有一点是不变的,也就是我昨天谈到的观点,四季度操作会比三季度难,因为按照7月份制订的下半年区间震荡的思路, 6月份连续暴跌后,区间震荡的内涵就是股市需要反弹,但在三季度已经有幅度不小的反弹后,区间震荡接下来的内涵就是考虑锁定利润的问题。
近期我重点谈了铜这个品种,强调这个品种会有一冲,昨天晚间伦铜创下了9月下旬以来的新高,今天沪铜也是顺势高开,尾盘随股市调整而回落,由于回落过程中沪铜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抵抗,我需要观察一两个交易日再做方向上的判断。
[主持人] 波动指数设立初衷就是为了跑赢大盘,波动指数是以上证指数为交易标的,根据节目每日提供买卖建议滚动操作,08年11月4日这一系列节目开播时,上证指数和波动指数基值都设为100,上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数值为(129.58),而波动指数数值为(262.56),这意味着上证指数同期上涨了(29.58%)而波动指数同期收益率为(162.56%)。波动指数同期收益率远远跑赢同期大盘收益率,波动指数收益率162.56%是同期大盘收益率29.58%的5.49倍。
[杨远昌] 随着今天大盘调整,两个指数有所回落。目前上证指数数值为(127.96),而波动指数数值目前为(259.28),上周我曾说过短期大盘还会向上一冲但这一冲并不是新的行情的起点,短期观察后,锁定利润依然是我们当下的选择,具体到明天的操作建议是:持有。
下一篇:狐眼看市:50%专家看平周五股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