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昌看市:股指一两周内仍有冲高的动能

   欢迎收看CCTV证券资讯频道《远昌看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1日发布数据,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0%。您怎么看?

   这是今年以来我国制造业最快速的扩张,而今天汇丰也公布了8月制造业PMI终值为50.1,创四个月高点。这意味着官方PMI和汇丰PMI的背离已经结束,或者说我国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经营状况同步好转,同时这也为今年下半年以来股市反弹做了最好的注解,因为6月份大盘暴跌是因为市场预期国内经济增幅放缓和国际金融市场登上山顶发生共振,市场预期国内经济短期会进入最糟糕的局面,事实是经济没有向坏发展,但进入7月份我观点很明确,虽然我一直认为上半年的震荡就是为了二季度结束后的这一跌,同时我甚至做了更悲观的预判,这种跌只是一个开始。但是当二季度结束前大盘真的出现暴跌后,我反而产生了一种新的观点,开始乐观,因为我预判国际金融市场登上山顶的时间会被推迟,因此7月初我有了新的观点,也解释A股更大的跌势也被延迟,反过来说6月份A股暴跌就是预知了经济会变得更糟糕的风险,因此接下来A股就会对这种预知作出反应,A股需要产生一波恢复性行情。当然现在回过头来看,A股确实产生了恢复性行情,而周末公布的官方PMI创年内新高对此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注解。

  当然我们现在分析8月PMI只是在评估我们过去两个月的决策是否正确。而这种评估目前已经结束。但资本市场的思考永远没有终点,如果说7月初我们面对一个未知风险我们所要做的是创造性思维,也就是面对暴跌这样的重大事件,你需要的是以奇胜。那么下半年后半段我们需要做的就不是创造性思维了,我不需要以奇胜了,我们需要常规思维,需要以正合,当然做到这一点同样不容易。简单说我们就是要固守7月初已经产生的新观点,我们要坚持运用下去。逻辑是这样的,如果你在7月初产生的观点已被证明正确,那么你可以扩大战果也就是引申若干观点。比如经济形势好转,决策层有可能变得乐观,但是我在7月初已经说的很明白市场会好转并不是真的好转,只是市场变得糟糕被延迟。实际上经济长期放缓压力并没有根本性解除,而美国退出QE决心依然很大,这意味着我们大部分时间里仍在防止经济突然哪一天会出现恶化,特别是防止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和国际金融市场登上山顶出现共振的破坏力出现,因此决策层的乐观可能无法让市场在目前真正的向好,这意味着下半年依然只是恢复性行情,或者说区间震荡。所以下半年后半段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评估决策层是否乐观,从而决定我们是否要修正7月份产生的新观点。实际上近期央行行长周小川也曾表示对未来经济增长有信心,强调我国经济不会出现连续下滑的情况,我想乐观的PMI数据进一步增强了决策层的乐观,因此目前我还不打算修正7月份的观点。

  具体到盘面波动而言,今日大盘围绕上周五收盘点位震荡整理,沪指收盘变化不大。盘面热点有所变化,上周五大跌的创业板出现反弹,而上海自贸区概念股有所分化,地产股整体疲弱。昨日官方公布的PMI继续回升,短期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这只是证明了6月底以奇胜是思路正确,也就是在大盘暴跌的时候需要创造性思维认为短期经济形势不会变得更糟糕。但是在以奇胜思路被证明正确之后,下半年后半段就要以正合来思考,简单说坚持以奇胜思考的原始逻辑,经济变得更糟糕只是有所延迟,而不是不会发生。因此下半年只能是恢复性行情,区间震荡为主,但是一两周内大盘仍有冲高的动能,短期我还不打算加大操作频率。

  商品期货上周出现了幅度不小的调整,但在我国制造业出现今年以来最快速的扩张后,商品期货全线反弹。对于后市商品的操作,我想经过上周连续调整,商品还会有反复,但是这种反弹的持续性是我们判断的关键。我想这就像是上周我们谈到商品短期有压力的理由一样,我们思考的基础是美股会陷入一个时间较长的窄幅区间波动,这意味着后市商品上涨仍会有节制,日内交易为主的观点不变。

   波动指数设立初衷就是为了跑赢大盘,波动指数是以上证指数为交易标的,根据节目每日提供买卖建议滚动操作,08年11月4日这一系列节目开播时,上证指数和波动指数基值都设为100,上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数值为(123),而波动指数数值为(255.44),这意味着上证指数同期上涨了(23.00%)而波动指数同期收益率为(155.44%)。波动指数同期收益率远远跑赢同期大盘收益率,波动指数收益率155.44%是同期大盘收益率23.00%的6.75倍。

   今日大盘和上周五基本持平。两个指数没有明显变化。目前上证指数数值为(123.01),而波动指数数值为(255. 45),从波动角度分析,大盘在一两周内还有冲高的能力,短期我还不打算加大操作频率。因此具体到明天的操作建议是:持有。

   

上一篇:胡任标:盘整待攻行情创业板仍有看头
下一篇:曹中铭:A股身背几座大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