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友焕:2000点保卫战的预期并未实现
和讯网消息 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境外热钱研究专家黎友焕近日在接受和讯网独家访谈时表示,对近期已在A股2000点打响的中国全融保卫战的决策思路进行了大胆推测,对其及效果进行评估。他认为迄今为止全融保卫战的预期并未实现。
据黎友焕介绍,表明当前形势严峻的一个很敏感的事情,就是近日国务院宣布成立中国金融口的所谓的部级联席会议。与此同时奥巴马也把各大投行老板召去开会,而且中美双方开的全部是闭门会议,会议结束后都没有透露出任何信息。黎友焕觉得中美的金融博弈实际已经很激烈了。美国退出QE3的讨论现在把其他国家试探出来,但中国股市汇率不动,这是美国出手要考虑的。
黎友焕推测,A股2000点打金融保卫战初衷,首先试图推迟QE3的退出,降低QE3退出对中国的影响。黎友焕相信国家相关部门去年底以来一直在考虑,美国的QE退出,对中国的经济社会会有哪些影响。当前我国金融领域的不少决策人员都来自美国,很容易接受美国的声音。而5月、6月份美联储炒得太凶了,我估计相关部门可能也一下紧张了。因为当时我们的事情也不少,虚假贸易等,假如QE确实退出的话,我们也够惨的。所以,他们就决定在稳住股市。2000点左右打金融保卫战。
黎友焕推测,金融决策层决定打金融保卫战还可有其他考虑。第一,很多股票已经跌破了净值,股市再下跌境外资金可能会抄底。 第二,房地产调控没有效果,就是因为资金无处可去,因此股市走强可以成为资金蓄水池。第三,股市影响到实体经济,股市可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第四,政府换届需要稳定。推进改革需要稳定
然而,黎友焕认为,迄今为止打金融保卫战的预期目标并未实现,黎友焕指出,当时想通过打金融保卫战来吸引场外资金进场,结果没引进来,所以他们的预期落空了。他们本以为他们一扛,场外资金跟进去了,指数上来了,马上就能恢复IPO,通过融资来利好实体经济。结果IPO至今未能恢复。应该说他们的预期都没有实现。这只能说他们的设计出问题了。
黎友焕:我为什么半年前想到美国打叙利亚呢,只要看美国全球战略。我一直认为美国的中东战略也好,亚太战略也好,它不是孤立的,而是联动的。但是这次美国退出QE的事情玩的炉火纯青的地步,就是想最近集中精力就要把QE玩好,就能把世界打劫一遍了
黎友焕:随着5-6月QE要退出的讨论,大宗商品、石油商品、黄金价格全部都跌下来,美债的收益率上来了,美元也逐步上来了,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热钱都还是往美国跑。但这是QE退出没有决定出来前的反应。假如这个时候再没有其他事情再搅和一下的话,这样一种政策效果也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不是美国政策效果的最大化,
所以,这次美国打叙利亚一搅局,你看看很理想,这两天又是美国的几大投行在那儿吹了,说要动手了,克里又说了什么话,奥巴马又怎么通电话,那么吹出来以后,金融市场马上有反应了。股市、大宗商品反应了,债券市场反应了,汇率有明显的波动,黄金、石油全都涨价,我的意思符合美国利益。第一,使得中东地区的相对平衡,哪怕出现不稳定状态,符合美国地缘政治利益。第二,从整个金融市场态势,全都符合美国下一次QE出手的利益最大化。
黎友焕:实际上我们这一波金融危机发端于2007年次贷,现在活得最潇洒的还是美国,最痛苦的还是别人,实际上美国是发挥它的美元和美元霸主地位。全世界80%以上的贸易用美元结算,全球央行80%以上的外汇储备货币用美元,实际上黄金价格,大宗商品价格都控制在美国的手上,所以,它一直用这种价格的不断波动,高抛低买。
问:教授,我们回到中国金融保卫战的问题。你觉得这个保卫战是不是越打越厉害了,又提高了一个调门,好像又到2100这儿打来了?
黎友焕:我就一直认为它能扛住,它不会往下退,它会扛。
现在问题是就你说的能扛多久,能走多远,不会扛到最后是全军覆没,这个倒是认同你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你的观点说要往下退,退完之后再来扛的,这个已经没有退路了,已经不能退了。反正我的观点它就会扛下去。
黎友焕: 很多有背景的资金都出手了,那扛就扛吧,因为一开始认为这个点位不高,现在只是跟你观点不一样,你认为这个点位有点高,从历史的比较,应该往下掉,而他们当时认为这个点位还不高,既然扛了,就认为扛一段时间。所以,我的观点还是继续扛下去。扛到最后再说。
黎友焕: 最近几个星期东南亚形势很严峻,不仅股市下跌,以及汇市,整个资产价格在下跌,我们注意到很多投行包括三大评级公司开始转方向,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美国、欧洲的评级可能会提高,对发展中国家,包括印度、印尼、巴西、南非,甚至中国的评级可能会降级。我7月份判断他们会这么做,因为我们发现很多外文的资料都有这样的迹象,他们一些所谓的推手已经站出来开始在说话了,我估计未来一段时间他们会做这样东西。这样的东西可能会引发热钱对西方发达国家复苏的良好预期和对新兴发展中国家丧失信心,加速出逃?
黎友焕:9月中旬美联储的议息会会有对QE的一些思路出来,这段时间肯定通过投行的评论,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试探,包括热钱资金变动问题,可能会给他们决策带来很大的参考。美国人是这样,试探了以后效果好他就会出,如果试探效果不好就不出,现在看来试探效果还不错的,亚太已经表现出来了。印度,印尼,泰国,南非也试探出来了,巴西也试探出来了,但中国没动。
黎友焕:我现在担心当美国QE真的开始退出时,我们现在很多问题都扛不住,不仅是股市扛不住,人民币汇率扛不住的问题,包括房地产、很多东西都扛不住。这也是我担心的,那就是金融危机或新的风险。
黎友焕:最近有一个很敏感的事情,所谓的部级联席会议。部级联席会议虽然若干年前已经开始了,后来停停顿顿,银监会在牵头,原来效果不是很理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大家意识到可能会有问题,现在形势严峻。而且奥巴马也干这样的事情,他也开会,也像部级联席会议,把很大的投资公司老板拉去开会,而且全部开闭门会议,这两个都是闭门会议,会议完了之后都没有透露出任何信息。我觉得中美的金融博弈实际已经很激烈了。美国现在把其他国家试探出来,中国不动怎么办?这是美国要考虑的,其实在美国的眼里,其他新兴发展中国家要弄的话太容易了,我觉得他的主要目标还是中国。现在中国岿然不动的情况下怎么出手。
黎友焕:从7月份开始,所谓的国家队在护盘,就是在权重股上,弄得很明显的。我的判断他可能想影响美国的政策,美国想打击中国,目前的情况可能他一出手效果不明显。我认为美国他已经想到了这一步,你扛呗,我让你扛,你能扛多久,你越扛,扛到最后,到时候越扛不住,撤退,那损失更大。
黎友焕:我是这样看他扛的思路。前段时间,5、6月份的时候美国要开始在讨论说退出QE。实际国家相关部门也应该一直在琢磨这个事情,一直担心美国退出QE对中国造成的影响。这原来也是我们一个内部的课题,美国的QE迟早是要退出来的,只是什么时候退出去而已。什么时候退出来会对中国造成哪些影响?当时我们还分析了2013年下半年退,2014年上半年退,下半年退,2015年上半年这样来分析。最终会对中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也在考虑,我相信去年底、今年初到再,国家相关部门也在考虑这样的问题,美国的QE退出,中国的经济社会会有哪些影响。当前我国金融领域的不少决策人员都来自美国,很容易接受美国的声音。5月、6月份美联储炒得太凶了,我估计相关部门可能也一下紧张了。因为5、6月份我们的事情也不少,虚假贸易等,假如QE确实退出的话,我们也够惨的。所以,当时就决定扛。
黎友焕:问题就来了,你扛了那么久了,现在你说调整,怎么调整?现在又进入到了一个怪圈,不扛已不行了,扛到何时,你说扛到现在不扛吗?不扛怎么办?
黎友焕:现在我觉得他们考虑在2000点左右干这样的事情可能还有几点考虑。
第一,前些日子索罗斯、境外资金在看空国际经济的同时在看好中国A股的,有人说很多股票已经跌破了净值,股市再下跌境外资金可能会抄底。当时这样的思路有可能影响了他们的决策。
第二,应该说我们的流动性是泛滥的,中国市场从来不缺钱,现在房地产调控都没有出效果,就是因为资金无处可去,因此股市走强可以成为资金蓄水池。
第三,股市影响到实体经济,大家都觉得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现在是个最基本的问题,股市可扮演重要角色。
还有是政策的时间点,因为政府换届,领导人上台,起码要稳定,也不想让大家看到他们一上台就会出现暴跌的情况。应该说多方面因素决定了他们去做这个事情。
黎友焕:现在应该说他们的想法是没有实现的,当时他们第一是想通过扛来引进场外资金进场,结果没引进来,所以他们的预期落空了。你刚才说融资的问题,他们也是这么想的,他们想一扛,场外资金进去了,指数上来了,马上就能发挥融资的功能,通过融资来利好实体经济。结果又融不了资。应该说他们的预期都没有实现。这只能说他们的设计出问题了。
黎友焕:我也预期港股会往下走,因为港股受国际影响的关联性很大,现在整个亚太股市都往下走,港股扛不了多久。这种联动影响力,使港股往下走的时候,A股就很难扛得住了。他们原来在扛2000点左右的这个关口,恐怕没想到QE退出港股下行可能会给A股增加压力。
黎友焕:但现在恢复新股发行,这又不是他们想做的事情,现在你把新股一放出来,大盘肯定往下走,这不是他们想要的事情。我们是否能理解为,他们的想法,现在我理解为整个金融体系决策层认为9月份—12月份美国会在QE3动作。这是他们认定的事实。因此就让A股停在那里,稳在2000关口之上。
下一篇:文国庆:A股近期剧烈震荡为主基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