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乌龙事件给中小投资者开启一扇逃生之门

职业投资者、独立财经撰稿人皮海洲
“8.16”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令人震惊。虽然该事件被认为是一起极端个别事件,但该事件却暴露出中国股市乃至中国资本市场上的诸多问题。这其中尤其涉及到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问题。因为在整个乌龙指事件中,中小投资者几乎处于无路可逃的困境。
乌龙指引发的井喷行情固然壮观,71只权重股在几分钟的时间内齐刷刷涨停,这种景观恐怕是投资者一辈子都很难见到的。不过午后复牌后股指的急剧下挫和随后逐波下行的走势,带给投资者的却是实实在在的损失。特别是对于那些上午股价上涨时追涨买进的投资者,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损失增加。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机构投资者与中小投资者的命运显然还是不一样的。
作为机构投资者来说是可以自救的。虽然股票下跌会给他们带来损失,但他们可以减少这部分损失,或者是挽回损失,甚至有可能实现盈利。其一,将当天买进的ETF成份股申购成ETF卖出;其二,在股指期货上加开空仓,与股票形成对冲。在这两点上,光大证券就是这么做的。虽然光大证券的操作有内幕交易之嫌,但也说明了这两种做法是目前制度下应对乌龙指事件的有效自救之法。除此之外,机构投资者还可以通过融券做空来对冲投资损失。
但中小投资者面对乌龙指事件时就无路可逃了。虽然机构的逃生方法有很多种,但这些方法并不适用于中小投资者,或者对中小投资者“此路不通”。比如ETF套利,这是大资金的专利,中小投资者基本上无法参与。又如股指期货由于有资金门槛的限制,中小投资者被拒之于门外。融资融券的情形大致与股指期货相同,虽然今年以来,一些券商将两融的资金门槛降到了20万或10万,但实际上最大多数的中小投资者还是被排除在两融的大门之外。因此,面对乌龙指事件的发生,中小投资者几乎只能是任人宰割。
这是一件需要反思的事情。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所以管理层出台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将合适的产品推荐给合适的投资者,或者说是让投资者投资适合自己的产品。于是这就有了股指期货与融资融券对投资者的资金门槛设置。但面对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股指期货与融券业务偏偏是投资者的“生门”。因此,这是一件具有讽刺意义的事情,即在乌龙指事件中,由于管理层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缘故,中小投资者反倒置身于无路可逃的困境。这一点是需要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有必要对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进行反思。
还需要进行反思的是现行的T+1交易方式。面对乌龙指事件引发的后果,当天买进股票的投资者想止损出局都不行,一定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卖出,必须承担当天股指下跌所带来的全部风险。可以说,T+1交易方式是置中小投资者于困境的罪魁祸首。尤其是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限制了中小投资者进行风险对冲的情况下,T+1交易等于是关上了投资者的逃生之门。
应该说,光大乌龙指事件的发生带给人们思考的东西有很多。但给中小投资者开启一扇逃生之门,这应是该事件带给市场的最有益的启示。也正因如此,在管理层对投资者进行适当性管理的情况下,推出T+0交易方式应是管理层不能回避的一个议题。
下一篇:帝法测市:2013年8月23日早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