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勇:投资需要做复合头寸安排
和讯股票消息 中国量化投资学会理事长、天津量化投资学会会长石勇在接受和讯网访谈时表示,在新账户的资金管理中,首先,你要考虑你所能承受的这个账户所有的风险或极限风险,在此基础上规划这个账户所应该拿出来的投资比例;其次,考虑你投资出去的资金比例是要分配到什么样的商品上,分配到什么样的品种上,分配持有多少仓位;最后,对于投入的每个品种都要细心计算投资组合。头寸上需要考虑复合头寸的概念,不要在单一品种上就单一周期或单一策略考虑,应该做复合的头寸安排。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既然谈到量化投资,那么在量化投资过程中,资金管理有没有一些技术原则或规则大家可以共同遵守的?
石勇:我以轮廓大概描述一下资金管理,给大家一些建议。对一个账户来说,比如一个新的账户,首先你要考虑你所能承受的这个账户所有的风险或极限风险,比如你有100万投入到期货市场,心理上所能承受的最大亏损是多少,首先要非常非常清晰。你很有钱,1000万亏100万我不在乎,那么你的底线是100万,可能你家庭的自有资产或自由可以支配资金就这100万,那么你要考虑清楚你所能承担的最大风险是多少,是30%还是50%,你总不能让它全部爆掉,之所以这样考虑是从最悲观的角度考虑,如果这个钱确实是因为投资不利或意外情况让你丧失掉的话,你要能承受得住。这是首先要考虑的。
基于此,在账户上最大能承担风险的基础上,就要规划我们这个账户所应该拿出来的投资比例,可能初期我们为了控制风险要先拿出来最大的本金50%来投资到所有的品种上,这叫账户最资金的规划,这个比例因人而宜,前提是设定你最大的亏损心理承受范围。
第二,规划完你所能够投资出去的资金比例,就要考虑你投资出去的资金比例是要分配到什么样的商品上,分配到什么样的品种上,分配持有多少仓位。按照资金管理体系设计,投资到任何单一品种上的仓位不应所投入资金的总资金的15%,投入到同类商品上的总资金不应该超过所投入总资金的35%,尽量投入到相关性差的品种上,让他们形成一些对冲或形成互补。
要关注所投入的这些品种,单一品种亏损和整个品类的亏损,比如我们要求单一品种的亏损必须得把它控制到对于总帐户或总投入资金的5%以内,发生这种亏损我们应该坚决地去止损。这是投入品种和投入仓位安排上,当然还有更细的计算方法。
第三,对于你投入的每个品种都要细心计算投资组合。头寸上,你要考虑复合头寸的概念,不要在单一品种上就单一周期或单一策略考虑,应该做复合的头寸安排,长周期的,短周期的,抓单边的或抓震荡的,做一些适当安排,把风险做一些对冲。投资组合上,可以考虑对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采取不同的策略,比如螺纹这个单一的品种分配了大概15%的资金,其中15%一半的资金用来做长线交易,用的是趋势跟踪的策略;另一部分或另一半的资金要放在小周期或小级别上,或者日内交易更安全,或者是震荡或日内差价的博取,在这个品种上,我们所分配的资金比例恰当,所使用的投资组合也恰当,以此类推,我们分配到不同品种和不同周期上所安排的仓位,所安排略又有所不同,这样我们整体账户会比较安全。
止损上,在任何时候或任何前提下,如果我们是手工或主观交易的量化投资者,需要手工做一些止损或设定止损,止损在资金管理体系中又占到非常非常重要的位置,单一品种的容许亏损的最大范围不应该超过总资金的5%,或者所投入资金的5%,这是作为我们做量化投资具体操作过程中,对每个策略所投入的每个品种设置好极限止损,这个极限止损一定要。其次,关于相对品种或相对策略要设置更好的止损,因为止损本身是门艺术,需要大家个性化地处理,比如做一些跟踪止损或复合止损都可以,这样我们确保一点,任何情况下我的单一品种不出现大的亏损。
讲到这儿,我需要插一句题外话,资金管理体系当中有许多例子,某一个策略虽然年回报率比较高,比如年回报大概200%或300%,淡淡一一次回撤就会超过30%,这个策略缺陷就会比较明显,当然有时候未必是我们的策略缺陷明显,而恰恰是因为我们的止损做得不够到位,而这时候往往因为这样一次回撤导致我们整个策略实际上的投资回报率降低。如果我们用几何平均收益率去计算,会发现其实这个策略的缺陷就出来了。而往往在资金管理体系当中,我们所追求的首先是控制风险,当我们做具体推算时就会发现,回撤幅度相对投资收益,如果控制了回撤幅度或止损范围,即使相对比较低的投资回报账户,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三年五天甚至更长时间的积累,它的收益率或绝对收益率也会超过大起大落的账户。
主持人:您刚才谈到的是使资金收益率曲线变得更加平滑?
石勇:是的。
下一篇:石勇:真正成功的投资策略一定可量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