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股市再融资制度亟待改革完善

  

职业投资者 独立财经撰稿人皮海洲(图片来源:和讯网)
职业投资者、独立财经撰稿人皮海洲(图片来源:和讯网)

  

  最近,在A股市场的再融资问题上,有三件事情是格外引人关注的。

  第一件事情是招行与京东方两家公司相继公布的再融资方案。其中,招行将配股融资不低于285.57亿元;京东方拟定向增发融资不超过460亿元。仅两家公司再融资金额就达到了745亿元,引来市场上吐糟声一片,尤其是后者,更是被投资者斥为“圈钱”。

  第二件事情是关于创业板再融资开启的事情。虽然创业板设立已有近4年时间,但由于创业板公司IPO时的疯狂圈钱,以至创业板公司的再融资遭到市场的排斥,到目前为止,创业板再融资只停留于债权融资,股权再融资仍然处于停滞状态。不过,在今年7月15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明显要求证监会尽快开启创业板上市小微企业再融资。而在8月2日证监会例行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也表示要“尽快开启创业板小微企业的再融资”。这意味着创业板再融资很快就要来了。

  第三件事情是关于房地产公司再融资的开闸问题。8月2日,停牌良久的新湖中宝(600208,股吧)和海印股份(000861,股吧)双双抛出了定增预案。其中新湖中宝拟融资55亿元用于棚改项目,海印股份则拟融资8.34亿元主要用于旗下的商业地产项目。这件事情受到市场的极大关注(尤其是新湖中宝的定增)。因为为了配合国家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A股对房地产公司的再融资已叫停了三年时间,而最近市场有关房地产公司再融资重启的呼声甚是强烈。新湖中宝和海印股份双双抛出定增预案,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呼声的一种回应。而在8月2日证监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针对房地产再融资有关问题,尽管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没有新的口径,但这位新闻发言人也表示,棚户区改造和国务院相关文件中的住宅范畴不同。市场分析人士据此判断,房地产公司再融资将会有条件开启。

  就是这样三件事情,把它们加在一起,对于A股市场来说,就是巨大的再融资压力。实际上就是没有这样三件事情,A股市场就已经面临着巨大的再融资压力了。在IPO暂停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步伐明显加快。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通过股权再融资所募集资金达到2340亿元,其中,两市增发融资已达2222亿元,配股融资118亿元。此外还有189家上市公司的增发预案还在进行各项流程,计划募集资金3657.58亿元。就目前的再融资压力足以把股市压弯腰,再加上“三座大山”,A股市场遭遇的再融资压力可谓空前。

  融资功能是股市的基本功能之一,所以对于上市公司正常的再融资,股市不应该拒绝。但如今再融资所面临的问题是,很多公司的再融资超出了正常的融资范畴,变成了一种赤裸裸的“圈钱”,如京东方就是典型。实际上,自2006年以来,该公司先后进行了4次定向增发,共计募集资金251亿元。但募集到这些资金后,既不见公司业绩增长(除去政府补贴,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也更谈不上给投资者回报,公司已连续8年未向投资者进行现金分红。所以,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再融资就是把股市当成提款机,上市公司只需要到股市来提款好了。因此,面对创业板再融资的尽快开启,面对房地产公司再融资的有条件开启,这只是让更多的上市公司向投资者伸手要钱而已。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种灾难的进一步加重,股市也将因此而进一步失血。

  所以,为了还原再融资的本来面目,为了体现出股市的投资功能,目前市场上这种“圈钱式”的再融资制度有必要予以废止,管理层有必要对再融资制度进行改革,比如,把再融资金额与现金分红金额挂钩,引入优先股再融资制度等。否则,任凭上市公司再融资与洪水猛兽般向市场涌来,A股市场的大堤终究有一天会崩溃。

  

  

上一篇:胡任标:补量上攻多方攻击行情转积极
下一篇:狐眼看市:42%专家看多周三股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