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现有创意中要加入自己的创意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 李开复做客财经会客厅
纽约4月24日下午两点一刻,李开复如约从位于纽约曼哈顿上东区的彭博总部大楼走出来。前一天他刚参加了《时代》2013年世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人的晚宴。这次短暂停留的一周时间里,他接受了好几家美国主流媒体的访问。事先他用邮件告诉我,彭博电视访问结束后的下午也许是他这趟纽约之行唯一的空挡。
社交媒体创新者
每年《时代》最有影响力100人名单颁布之前,都会有另外100人给入选的人物写一段评价。今年为李开复执笔的是美国最受欢迎的新媒体网站之一《赫芬顿邮报》(HuffingtonPost)的总编辑阿丽亚娜.赫芬顿(Arianna Huffington)。
“《时代》很秘密,不告诉我谁写,直到最后一刻(名单)登出来了我才看到”,李开复说。
赫芬顿以将他的个人经历概括为一个由移民、创新和无惧三个关键词组成的“典型的美国梦”(Kai-Fu Lee s story has elements of what we think of a satypically American story—of immigration,innovation and,ultimately,fearlessness.)“整体写的比较准确,最后一段我特别认可,大意是我深深相信,因为有了社交媒体,更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国人可以在此发挥才能,获取信息,并且未来能改变中国。我也相信科技的力量相当大,可以突破顽固的思维,创造新的思维和机会,改变中国和世界(So Lee s story turns out to beauniver salstory—of striving for freedom(online and off),of the power of technology to circumvent the status quo and of anindividual s potential to create new opportunities that benefit not only himself and his community but the wider world)。”
“这正是我心中想说的话。我真的认为科技会促进人类的信息和进步,所以我在微博上并不认可站队吵架,而更希望自己被认知为一个真诚与大家分享经验的人。”
虽然认识多年,但李开复和赫芬顿此前并没有太多直接交流的机会。晚宴之前,他特地发邮件给赫芬顿表示感谢。“我只是很好奇他们怎么想,因为让谁来帮你写这段话也意味着《时代》怎么定义你。如果它希望把我定位成一个创新者,也许会让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或者拉里·佩奇(Larry Page)来写。可能他们更大程度上把我定义为社交媒体领域的人。”
中概股的三条出路
很多人仍清楚地记得,去年下半年李开复与做空公司香橼(Citron)的创始人Andrew Left在网上曾有过一翻对峙。当时针对香橼对奇虎和搜狗的“指控”,李开复曾以个人名义发表名为《中国概念股做空者——打假还是造假?》的报告,分四大板块一一列举香橼的概念性错误和对事实的曲解。
随着唯品会,多玩YY,兰亭集势等中国公司先后在美国上市,被做空机构围剿数年的中概股逐渐重拾了一点信心。最近刚登陆美国市场的兰亭集势的创始人郭去疾是Google中国前首席战略官,也是外界所称“谷歌创业帮”中的领军人物。
“我非常看好中国互联网公司在美国上市,但不意味这他们的未来都是光明的”,李说。
“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成本低廉,规模巨大,每个用户产生的经济交易的潜质非常大。各公司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突破,就像当年的百度。”
“但我们还是要看到两大问题,第一确实有很多中概股在上市过程中有很多不规范的行为,但是这些往往是通过反向收购等手段。它们正好被做空机构抓到小辫子,于是给中概股整体带来了负面形象。另外一个是,有些做空公司抓到骗子公司之后建立了信誉,然后利用信誉去打一些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的公司,造成了新东方,奇虎,分众等公司的危机。”
李开复发文反驳香橼之后,AndrewLeft曾公开邀请他在CNBC上进行电视辩论,并下注10万人民币赌奇虎页游ARPU值过高。当时李开复完全没有予以理会。回过头看半年前的“约架”,他依旧口吻坚决。
“我的报告已经非常明确详细的证明了所有能被证明的事情,没有任何空间来辩论。他的回应都是避重就轻,没有回应我的挑战。如果能证明他也有足够的研究和观点,那我不怕辩论。”
虽然事过半年,浑水和香橼两家做空机构也已于去年年底开始逐渐转移注意力,但过去数年的阴影仍在。国内部分公司为避免麻烦干脆走了私有化道路,还有一些改到了香港上市。
“未来有三种可能性:一个是很多公司私有化了,或者转港股;第二个是过去的阴影没办法化解,加上中美关系继续紧张,从而导致中概股一蹶不振;第三个是我最希望看到的:虽然过去有些挑战,但因为一个又一个好公司有足够硬的数字,让投资人恢复了信心。”
“股市记忆很短,可能给它两年时间就能恢复信心。”
“孵化”十年不死的公司
09年创新工场成立之后,李开复保持着每年投15至20家初创公司的节奏。
而外界一直有两大猜测:一是他的全方位“孵化”模式是否能在国内行得通?二是创新工场会不会进一步向风投性质靠拢而弱化“孵化”功能?
“阶段性的成功孵化是指让它成为一个十年之内不会死的公司,创造出一个品牌,有足够的营运能力。简单的来说就是要拿到A轮融资,也就是千万美元以上”,这是李开复为“孵化”下的定义。“这样定义的话,一年五个。”
在其早期的投资项目中,有好几家已经破茧成蝶。2011年1月,“豌豆荚”获得第二轮融资自立门户;2011年11月百度收购移动平台图片处理软件“魔图精灵”;2011年6月,点点网获A轮融资搬离创新工场;今年4月,阿里巴巴签约收购移动应用统计分析工具“友盟”。
“如果是一年投二十个公司,我们希望两年内这些公司里能有一半拿到A轮。”
他更希望看到旗下公司能够上市,同时也知道机会可遇不可求。“我们希望每个来和我们合作的创业者,从第一天就抱着这种雄心壮志,去走一条创造巨大品牌的高风险高回报的道路。”
“我们也乐于看到资本退出,也认为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资本退出。上市渠道各有风险,而且现在国内巨头越来越愿意出一个合理的价钱来收购,过去很少能看到几千万和上亿的收购。这对整个生态环境是好的,不然很多天使基金的资金链会断掉。”
今年李开复并没有加快创新工场的投资步伐,他说因为那样会稀释回报。“我们希望维护这个品牌,继续把门槛放的很高,然后尽可能帮助进来的公司。”
而在国外移动社交应用不断推陈出新的技术进化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也想知道究竟谁能成为中国的Facebook或Instargram。他几乎没有迟疑地回答,要在中国做出下一个Facebook太难,但要培养中国的Instargram是有很大潜力的。
“有社交+娱乐+移动的元素,并且抓住大众需求,这样的公司概率是最大的”,他总结。
“Instagram能成长主要就是因为它利用了Facebook已有的社交链,而现在去复制一个Facebook、微博、微信这样的社交链太困难了,一定要利用已有的。同时,娱乐属性在美国仍然是首要的,在中国更是。”
基于今年国内智能手机用户从2亿上升到5亿这一里程碑式的变化,李开复认为移动体验已经代替了PC端成为创新环节最重要的考虑。
同时,“有人说的屌丝这得天下,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他眼里的大众市场消费者绝大部分是购买了一千元以下的智能手机、没有太多电脑使用经验、年轻的三四线城市用户,他称之为中国的主流用户。
“PC时代,是什么让中国互联网公司打败了外国公司?是QQ,百度贴吧,劲舞团这样的应用和网站。所以现在我们也要关注什么是移动端的百度贴吧和QQ。”
除了微博,李开复最常使用的手机应用还包括啪啪。这是一个由创新工场投资的点点网开发的有声照片社区。李开复有时候会把自己微博上的内容在这里也发一次,区别是这里可以加语音。他在这里的粉丝量只是微博的百分之一,但是单条信息播放的次数总是比微博转发的数字大十倍。“你看,同样的内容这里播放次数是28,000次,比微博还多;一张漫画图就59,000次。简单一个字58,000次”,他拿出手机给我展示这些数字。
从去年10月上线至今,啪啪的iPhone和安卓用户的下载量突破一千万次,在白领等群体中拥有大量用户。彭博报道,3月10日,啪啪的英文版Wave也在苹果商店发布。“这一类爆发式产品一定是非常简单的,不需要任何人教,它们一定是能很快捕捉到你的感情。”根据其创始人许朝军的预估,啪啪今年会吸收5,000万名新用户注册,三年内这一数字将突破2亿,超过Instagram两年半实现1亿用户量的发展速度。
“中国式创新,其实就是把各种不同的好东西拿来,把三五个已有的创意先滚动起来,之后再加入几个自己的创意。微信就是这样起来的,啪啪也是一个新的案例。”
下一篇:马云:投资微博是阿里重要一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