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尚德埋单
“就算是我打电话他们也不接,连短信都不回。”一位无锡市政府官员指着办公桌上的手机,对腾讯财经不停抱怨无锡尚德的“失控”。
这段情景发生在3月7日,在13天后,尚德电力100%控股的子公司无锡尚德宣告破产重组。而在3月7日前后,尚德电力和无锡市政府内部,同时爆发了重大人事变动,这些人事变动让无锡市政府各部门、尚德电力内部员工以及媒体人士措手不及,直到破产成为定局,才能从中看到人事变动产生的影响。更加蹊跷的是,在3月7日之后,尚德电力的高管再未在媒体上公开露面,甚至连尚德高管的助理也难以掌握自己上司的行踪。同时,地方政府对人事变动的话题也讳莫如深。
难觅“舵手”的尚德最终还是需要政府出手拯救,3月20日,无锡市政府出资设立的无锡国联集团成为了重组的主导者,而尚德电力为此付出的代价不菲。
知情人士对腾讯财经称,由于一连串的负面消息,尚德电力创始人、原董事长施正荣与无锡市政府的关系,已不复往日“甜蜜”。为获得更多话语权,无锡国联为尚德电力开出了较为苛刻的重组条件。
3月20日,具有无锡国联背景的周卫平出任尚德电力的总裁,高层清洗已经展开。
而造成尚德电力悲剧的并不仅仅是施正荣,无锡市政府也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尚德非理性扩张期间,地方政府的政策鼓励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融资中介”的出色发挥,促使尚德电力债台高筑。
如今,“肇事”的一方将决定同伴的命运,重组大幕拉开,本来同气连枝的无锡市政府与尚德电力,将展开博弈,而无锡市终要为“名片工程”付出代价。
巧合的人事变动
对施正荣来说,8年恍如隔世。2005年12月,尚德电力在纽交所上市,荣登《福布斯》排行榜中国首富的施正荣一定没有想到,8年后,会落得破产重组的下场。
3月20日,尚德电力公告,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已依据《破产法》裁定,对无锡尚德实施破产重整。
在此之前,尚德电力一笔逾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近30亿元)的可转债在3月15日到期,由于被认为不具备支付到期债务的能力,其100%控股的主营子公司无锡尚德的破产危机一直挥之不去。尚德电力曾尝试召集股东表决,企图将偿付期限延长至5月,但表决最终未获通过。
实际上尚德电力的债务不止这些。截至2月底,包括工行、农行、中行等在内的9家债权银行,对无锡尚德的本外币授信余额折合人民币已达到71亿元。
2011年前,由于政府对光伏行业的优惠政策较多,海外需求增长迅速,尚德电力不惜举债扩张。彼时施正荣风光无限,一度被地方政府树立为成功企业家典型。一段时间之内,施正荣一直以中国光伏行业领军者自居。在施正荣意欲“开疆扩土”之时,政府提供的金融支持,令尚德电力的负债率逐年递增。
但近年,贸易摩擦的加剧和金融危机的深化,令海外需求萎缩,同时国内需求难以消化庞大的光伏产能,光伏企业举步维艰。对尚德电力来说,为解到期债务的燃眉之急,将最大的实体资产无锡尚德变现,是化解债务危机的最有效方式。
无锡尚德破产后,遗留的巨额债务,给债权人带来了莫大的压力,如清算资产,显然难以偿还债务,而引进第三方,来重组这样的庞然大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人稍感欣慰的是,重组方伴随着破产公告同时出现了。
同日,尚德电力还发布了一份人事任命公告,任命范仁鹤为独立董事,周卫平为执行董事兼总裁。
临危担任尚德电力总裁的周卫平,其背景值得一提。此前他曾担任国联期货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无锡国联财务部经理。无锡国联出手重组无锡尚德的消息一直有所传闻,但官方并未正式回应,此次公告坐实了这一说法。
无锡国联全称为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5月8日,是无锡市政府出资设立并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资格的国有独资企业集团,注册资本金人民币80亿元。至2011年底,拥有全资控股企业75家,总资产426.3亿元,净资产143.7亿元。其职能一直是助推无锡城市转型和产业升级。
显而易见,无锡国联实际上与无锡市政府的关系是“一表一里“,其动作忠实于地方政府决策。
而地方政府出手相助无锡尚德始于2012年9月。无锡市政府一位官员对腾讯财经称,时任无锡市长的朱克江曾牵头建立专门的工作组,来解决尚德的债务危机,由于无锡市长期以来将尚德视为城市名片,并考虑尚德如破产,大量失业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总体方向上,并不希望尚德破产。与此相对,尚德电力也组织了一个工作组,与政府部门对接。
但一纸政府任命书,让事情发生了的变化。巧合的是,任命书恰恰颁布于施正荣被免职的第二天,这一人事变化让尚德和地方政府同时迷失了方向。
混乱期的秩序
3月6日,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决定,朱克江调任盐城市任市委书记,任命汪泉为无锡市副市长、代理市长。
“未来工作组肯定还是市长牵头,但新市长究竟想怎么干,谁也不知道。”近日,无锡市一位政府官员向腾讯财经表达了自己的苦恼,作为工作组成员之一,他希望能在第一时间了解新市长的意图,并着手解决横亘在政府与尚德间的难题。
不过汪泉的经历让人浮想联翩。汪泉曾在央行江苏分行工作,就任代理市长前任江苏金融办主任。这样的履历,无论对解决尚德的债务问题,还是从事重组工作,都有裨益,但履历仍无法让人解决“方向问题”。
同样迷惑的还有尚德电力。一位接近尚德对接政府工作组的员工向腾讯财经透露,对接工作没有停滞,但方案仍难以确认。
对尚德的员工来说,更大的困惑来自于公司内部。3月5日,公司董事会与创始人矛盾的公开化,令员工错愕不已。
当日,尚德电力公告称,由原独立董事SusanWang接替施正荣担任公司董事长,创始人施正荣作为董事继续留在董事会。早在2012年8月,施正荣曾交出公司总裁一职。
不久之后,施正荣通过公开渠道,发布了三点声明,直指董事会的决议错误且非法,自己将采取一切措施保护公司免受伤害。大战一触即发。
令人意外的是,这场战争并没有打起来,在3月5日双方各自表态后,便杳无音信。据尚德员工回忆,3月6日曾在厂区见过施正荣,此后就没了消息。自施正荣发表声明后,其手机一直无人接听。
另一个消失在公众视线中的是尚德电力副总裁龚学进,3月7日中午龚学进赶赴上海,从此手机一直无人接听。一位地方政府官员猜测,龚学进去上海,可能是为解决融资问题,这一猜测一直未得到证实。
实际上,处于风暴核心的无锡尚德厂区异常平静。近日,无锡尚德P4厂区秩序如常,由于距无锡城区较远,周边配套服务并不完备,尚德的创业大厦和生态大楼成为最显眼的标志性建筑物。在夜晚昏黑的环境中,楼顶的尚德英文LOGO成为少数“照明设施”之一。
白天,P4厂区内停车位占满,大门口收发室内频有来客登记,与夜晚萧索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位技术人员对腾讯财经表示,“厂区并没有停工,订单多得做不完。”
无锡尚德一位高管助理佐证了这个说法。她对腾讯财经称,来自以色列的100兆瓦的大单,并没有让尚德的机器设备和工人闲下来。目前人力资源仍是瓶颈,无锡尚德的培训部正在筹备招工,预计4月可缓解人力压力。
不过,据腾讯财经观察,忙碌起来的似乎只是无锡尚德的P4工厂。而闲下来的P1、P2、P3工厂,恰恰是尚德与政府博弈的关键。
厂区之争
无锡尚德的4个厂区均在无锡市新区内,P2、P3、P4均临近新华路,P1是旧厂区,距离其他三个厂区较远,位处长江南路附近。3月7日,P1工厂的大门已经紧锁,仅留一名保安和女性员工看守固定资产。据介绍,P1工厂员工在2013年农历新年前已放假,另有部分人员已经转至其他三个工厂。
一位长期给无锡尚德办公室人员送外卖的服务生对腾讯财经称,他的哥哥在2012年曾在无锡尚德工作,每工作一个月便休息一个月,工作月月薪1000元,由于所得收入难以生存,已经离职。腾讯财经以此事向无锡尚德部分人士求证,证实了此事的真实性。
从无锡市政府处,腾讯财经了解到,实际上景气度较高的只有P4,P2、P3虽未停工,但生产活动远没有P4活跃。其主要原因在于,P4是自动化生产线,所需人力较少,成本相对较低,因此无锡尚德会优先释放P4的产能。腾讯财经获悉,P4的生产线未来仍会增加,这可能是P4人员扩张的动力之一。
由于P4特殊的股权结构,重组P4的进展堪称顺利。P4与其他三个工厂不同,是国资控股企业与无锡尚德合资兴办,国资股权占比60%。一个知悉谈判事宜的尚德内部人士称,政府接手P4基本问题不大,而无锡尚德希望将其他三个工厂打包,让政府接手,政府希望借此获得更多利益。截至3月16日,P1、P2、P3的归属问题是导致协商艰难的原因之一。
无锡市政府如果决定重组无锡尚德,P4这样的优质资产是纳入囊中的首选目标,而且对无锡市政府来说,救助无锡尚德,有着多种原因。
一直以来,无锡尚德对无锡市政府来说,不单是一个企业,更是一张城市名片。无锡需要光伏这张名片来拓展自己的影响力。无锡市十二五规划显示,新兴产业是无锡八大产业规划重点,光伏产业名列其中。
在无锡市的十二五规划中,新能源汽车也被列入其中。无锡市政府官员对腾讯财经表示,在新能源汽车的规划中,尚德是重要一环。他透露,“无锡尚德已经着手引进生产新能源汽车组建的设备。”所以尚德对无锡来说,不仅仅代表着过去,同时也代表着未来。
同时,无锡市政府最不愿意看到的是一旦无锡尚德破产,大量失业造成社会动荡,为了避免这种局面,无锡市政府不得不为尚德和与自己的非理性作为埋单。
在此过程中,国有资产和资源是否被正确使用,似乎鲜有人问津。
下一篇:徐小平:投资人勿投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