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从忠:怎样成批制造爱因斯坦?
1899年爱因斯坦在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就读时,他的导师是数学家明可夫斯基。有一次,爱因斯坦问明可夫斯基:“一个人究竟怎样才能在科学领域和在人生道路上,留下自己的闪光足迹、做出自己的杰出贡献呢?”3天后,明可夫斯基拉起爱因斯坦就朝一处建筑工地走去,而且径直踏上了建筑工人刚刚铺平的水泥地面。在建筑工人们的呵斥声中,爱因斯坦被弄得一头雾水,非常不解地问明可夫斯基,“老师,您这不是领我误入歧途吗?”“对、对,歧途!”明可夫斯基顾不得别人的指责,非常专注地说,“看到了吧?只有这样的‘歧途’,才能留下足迹!只有新的领域、只有尚未凝固的地方,才能留下深深的脚印。那些凝固很久的老地面,那些被无数人、无数脚步涉足的地方,别想再踩出脚印来……”
爱因斯坦曾说:“凡事自己不去思考和判断,就等于把自己的脑袋交给了别人。”犹太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也是一个善于思考的民族。他们拒绝崇拜任何偶像,从不盲目追赶大众潮流,他们用一种怀疑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他们的孩子从小就被鼓励发问,孩子每天放学回家之后妈妈就会问他:“鲍比,你今天在学校里向老师提问了吗?”孩子说:“我问老师,为什么鱼是用鲤呼吸,而不是用鼻子呼吸?牠的鼻子在哪里?为何玛丽老师今天穿了一件咖啡色的裤子?”开始的时候,他们的问题让人觉得幼稚可笑,但是时间一长,他们的问题就已经很难让人回答了,甚至一些专业的教授也无法回答了。
犹太人就是这样喜欢提问,因为在他们看来,思考是求得智慧的开始。不会思考的人,也不会学习。思考让人明白为什么要去做一件事情,做这件事情有什么好处,他们所探求的是问题的本源,而不是那些浮在表面的东西。
下一篇:张从忠:绩效制度,要让员工为自己利益着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