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小华:管理你的精力而非时间

      我们常常在讲时间管理,普遍认为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就是管理好自己的生命,于是,“高效人士”就把时间安排的满满的,绝不浪费时间。每天都忙忙碌碌,总是在与时间赛跑,希望在最短的时间里干完最多工作。你连续开会4小时,其中没有一秒钟是浪费的——但在最后的2小时里,你的精力直线下降,很难保持注意力集中。你度过了事先计划好的紧凑的20小时工作日,但时间才过一半,精力就变为负,变得不耐烦,急躁和易怒。每天工作结束回到家中,你留出时间陪孩子玩耍,但总为工作的事情分神,而不能全心关注你的孩子。你记得伴侣的生日,多亏你电脑和智能手机设有提醒,但夜幕降临的时候,你筋疲力尽,压根不想再出去庆祝。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身体、情感、思想和精神的能量被无情地滥用,不能得到及时的恢复和补充,以致影响了效率、激情和创造力。在很多地方只是蜻蜓点水,却很少真正投注心力,或者全情投入。这样是高效吗?总是靠靠咖啡保持清醒;晚上靠安眠药方能勉强入睡;工作永远超时,精疲力竭。这样的结果是激情缺失,效率低下。---这如同是在慢性自杀。

       管理精力,而非时间,它是保持高效和重塑自我的关键。当消耗精力的时候,精力的“蓄水池”水位就开始下降。当恢复精力的时候,“蓄水池”又被填满。精力透支而补充不足,就将导致“蓄水池”的坍塌崩裂;补充过量而支出不足时,“蓄水池”的储量就会萎缩和削减。体能是精力的基本来源,即便是一直坐着在干活。体能不仅是人机敏性和生命力的根本,还会影响到情绪控制、精力集中、以及创造思维,甚至会影响到对所从事工作的投入程度。领导和管理者们往往会犯一个根本性的错误,他们以为工作并不需要多大体能,希望员工即使体能不佳也能表现良好。保持有效的体能是精力管理的基础,千万别以为停下来就是在浪费时间,它是养精蓄锐。那些把工作安排的满满的,任何时间都在想工作、做工作,甚至吃饭、睡觉时间,更不用说节假日休息了。著名影星李小龙之所以英年早逝,我想与他拼命工作,从不停下来有着莫大的关系。

       有人可能会认为,把时间放在朋友、家人等身上会造成工作上的浪费。盖洛普调查发现,保持持续高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是:在工作上至少有一个好朋友。建立一段健康的友谊,可以是补充积极精力的丰富源泉。所以,真正的高效的人士常会用一定的时间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和积极朋友圈。真正做到在家中不谈工作,在工作中不谈家事。回到家里就让自己停下来,休息时就让自己尽情的休息,全情地投入家的怀抱,和自己的太太和小孩享受天伦之乐。当你确实做到这些时,即便偶偶出现工作压力大和超负荷工作,你会有充沛的精力来面对压力与挑战,同时,过后若能及时休息(补充能量)反而会有利于自己精力。了解一下运动员的训练模式就知道了,通常常超负荷训练与比赛,又很宽裕地放松与休息。精力管理比时间管理还要重要,否则,再好的时间管理也是徒劳。做好精力管理一定要劳逸结合,注意保持体能,并实现身体与身心的平衡。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要快乐,让生命活出意义来。

上一篇:蒋小华:为什么卓越企业难以基业长青?
下一篇:蒋小华:化干戈为玉帛的智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