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贤龙:书有未尝经我读
任小东:贤龙兄以前推荐的《智造产品》里的有一个参考书目,非常期待贤龙兄开一份书单给我,关于营销,管理,历史,哲学,等方面的书单。呵呵,今年老婆怀孕,想系统看看书。
小东兄弟有此提议,我就将最近3年购买的纸质书单拿出来分享一下,其中与商业、营销无关的书,是我个人的兴趣,借此谈谈对读书这件事的认识。
读书的第一个问题不是读什么,而是如何读。书有各种读法。
中国古人是以“书有未尝经我读”为博学的,即博览群书。近代出版业兴起后,已经没人敢讲这个话,改为“书无未尝经我眼”,即部分精读加“书皮学”----书皮学是史学家史树青先生发明的治学术语,一种通过阅读书籍目录达到通晓要点的读书方法。
到了互联网时代即进入21世纪,这个过眼的话也不敢讲了,以古今读书著书量号称第一标榜的李敖,也只能说要先凭感觉决定是否“翻”一本书,看一眼就不翻的书已占大部分----当代作家的作品他们基本上是不看也不翻的。
净空法师提出了一个学佛法门,即“先通一经,再博览群经;一经不通,不读他经”的读书方法,贯彻了佛家“入(戒)则定,定生慧”的学习路径。
上述读书方法的差异在于,前者求博闻广记,视野开阔;后者则重在精研义理,树立主见。两种读法之效果,本质不在读法本身,而是取决所读之书。没有名师高人指点,采用后面方法读书的人难免思想枯涩,甚至落入观念鄙陋狭隘的陷阱。
佛经之所以可用净空法师的读法,在于佛学里较通俗的经典如《金刚经》、《阿弥陀经》等,都是一经涵盖了佛学主要义理,故一经通,而群经亦通门径。同时,由于佛学经典繁多,经律论三藏(《大藏经》)卷帙浩大,宗派支流众多,读佛经若先博览,必然流入“法障”,最后茫无所得。
大部分人读书只能走“博中求精”的路子,即根据自己的偏向,在众多书籍里选择最感兴趣的著作深入精读,也能逐步有所领悟,这是视野与悟性决定效果的读书路子。
至于通过读书实现了什么效果,这就不是读书方法本身可以带来,而是读书者的工作、生活、经历以及佛家所谓根器禀赋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二个问题,读多少书合适?这个事情最纠结。
读多了,影响做事的时间,生出书生气,难免不够圆滑;读少了,不是坐井观天、浅薄狭隘;就是东鳞西爪、漫无主见。
读多少书合适,这事很难断定,唯一能适用所有人的建议是:读书是让一个人在物质生活、生理生活、社交生活之外构建一种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活动是另外一种途径)。读书的习惯意味着一个人逐步养成一种知性的生活维度,这种知性维度是一个人摆脱生活烦恼(马尔库塞所谓单向度的人)乃至生命烦恼(佛学之八苦)的一个重要工具。
杨绛说她通过翻译柏拉图的《斐多》,化解钱钟书、女儿先自己去世的痛苦。写书、翻译、读书,在人生的某些不可抑止与改变的痛苦时刻,都会产生同样的作用。书是人类朋友,正此之谓吧!
还有一种读书法引用陶渊明的话,曰“好读书而不求甚解”。这话说起来风流倜傥,其实是绝大多数是不知深浅、误人子弟。陶渊明的话是描述自己成名之后的读书状态,却被引用给初学者,岂不是解药成了毒药?
魏晋是少年天才辈出的时代,个个早熟,个个早出名,王弼注老,向秀解庄,皆少年成名,陶渊明文中的不求甚解,是表达对现实“解也无奈”的哲学感受,不是指读书方法,否则,陶渊明哪里会成为中国文人里“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园里可耕田”的经典符号?
在今天浮躁与焦虑的时代,愿意读书的人,还是把自己的嚣张狭隘之心放下,认真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探其精华,然后决定取舍。读书的乐趣在于与作者交流(神交古人)、甚至论战(隔世辩析),而不是在书里找与自己相同或不同的观点。
若要以己衡人,先提升自己的学问高度(博览群学、卓有识见),否则就成了武大郎选壮丁,于自己的智识成长无益。但真学问家大多无傲高争竞之心,多能随机接引、因才而教。
无论精读或泛览,既读之,就要索其精华,或者干脆不读,也不要未读完、读懂就随意臧否。读书的过程及感受,反映着一个人的根器气禀。
我是越读书越觉得读得太少、读得不够透彻,“书有未曾经我读”是深植内心的隐隐忧虑。若要评论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总习惯把相关材料及背景尽量搜集阅读,摘其核心论点论据,才会做出附议或驳论,否则一般只做表态或引申个人感想这种与原文有关又无关的点评。
第三个问题,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读书无用论与书到用时方恨少,其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读书如交友,也可能遇人不淑,不读书还是个明白人,读书反而读成了思想残废。这种现象的存在,并无损于读书对人类及个人的价值。
有的人读书是为了改变世界、有澄清宇内之志,还有的人读书是为了托古改制、索隐历史、影射现实,本文不谈这些读书的宏大效果,讲点纯属个人的读书效用。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无疑是真的,也并非封建思想余孽。但是否实现这种读书的好处,要看个人的际遇,并非读书本身可以达成;但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倒是在每个读书人身上都可以感受得到的。
读书对男人的影响差异很大,男性知识分子从巍峨大家、谦谦君子到书呆子、酸秀才,甚至斯文败类、阴毒笔吏,各种类型都有。在女性的身上,读书与不读书的差距却呈现出两类截然清晰的面貌:终身读书的知识女性的面庞、体态、举止,无不散发一种独特的知性气质,如杨绛、资中筠等,远非社交场上的时尚名媛可以比肩。
我的大学恩师、前苏联(俄罗斯)问题研究专家张梦瑾老师,就是这样的知识女性,在2011年毕业20周年同学会上,成了所有女同学们的偶像与榜样。同学们每论及此,对知识的魅力都不胜感慨唏嘘。
知性生活,是个人生存的一个维度,这个空间具有内在的自足性。获取知识的读书过程,给了人用另一种方式呈现人生的机会。从个人的终极角度看:读书,或许是让我们以一种内心丰满、行止优雅的方式老去的最好选择。
--------------------------------------------------------------------- 思想史(世界): 1. 20世纪思想史(上、下卷) 2. 人类思想史:冲击权威 3. 二十世纪思想史年表 4. 观念的发明者—西方政治哲学导论 5.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 6. 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 1. 中国文明史(上下) 2. 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 3. 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20... 4. 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 5. 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第一卷) 6. 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全四册) 7. 中国站起来:我们的前途、命运及精神解放 8. 超限战(白金纪念版)启示反制日本新思维 1. 中国人史纲(柏杨) 2. 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3. 历史上的中国:中国疆域的变迁 4. 从历史看时代转移(许倬云著) 5. 许倬云观世变 6. 春秋大义 7. 贾志刚说春秋 8. 大秦帝国 9. 图解推背图:中国古代第一预言奇书 10. 中国历史宿命论研究——推背学概论 11. 浩荡两千年 12. 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上、下) 13. 大中国史--吕思勉 14. 中国历史演变长卷图示 15. 中国商业史(上、下--插图珍藏本) 16. 法兰西的特性--人与物(上、下) 17. 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 1. 中国的经济制度(神州大地增订版) 2. 多难登临录:金融危机与中国前景 3. 市场的逻辑 4. 世界又热又平又挤 5. 中国牛市 6. 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7. 中国经济增长报告:经济结构与可持续发展 8. 无赖经济学(流氓经济势力如何改造着我们的生活) 9. 世界金融五百年--上、下(读懂金融史就读懂了世界) 10. 第六帝国——罗斯柴尔德家族秘史 11. 银行的秘密——揭开美联储的神秘面纱 12. 国家的破产 13. 断裂线——全球化时代的大国冲突 14. 货币战争4:战国时代——宋鸿兵最新力作 15. 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 16. 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 17. 刘军洛:中国经济大萧条还有多远 18. 中国漂亮50 19. 被绑架的中国经济:多角世界的金融战 20. 反热钱战争——中国人财富保卫方略 21. 全球经济突围 22. 大崩盘:次贷扭曲的世界 23.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 24. 大国衰落——沦陷的美国经济(杨卫隆著) 25. 智胜通货膨胀 1. 浅说一分为三 2. 简单的逻辑学:一本小书彻底改变你的思维世界 3. 逻辑的力量(第3版) 4. 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 5. 思维迷宫(爱智书系) 6. 错误的正确:世界经典趣味博弈(99) 7. 论证2 8. 半知一解:世界经典趣味哲学 9. 洗脑术:思想控制的荒唐史 10. 错觉:为什么我们视而不见、转身就忘或自命不凡 11. 富爸爸创富必读教程(共五册) 12. 富爸爸·富人的阴谋 13. 超常思维的力量:与众不同的心智模式改变你 1. 洞察中国:中国企业跨越式成长之路 2. 软性制造:中国制造业浴火重生之道 3. 未来的企业:中国企业的智慧转型 4. 就这么做产品(第2版) 5. 就这么做产品:IT产品实战工具与全景案例 6. 就这么做创新:体系、方法及创新地图 7. 品类战略:定位理论最新发展 8. 方向:中国企业应该学习什么 9. 麦肯锡传奇 10. 麦肯锡本色 11. 得女人者得天下 12. 跨界战 13. 重整河山-王志纲工作室战略策划实录 14. 720°品牌管理概念与运用 15. 波士顿战略观点 16. 2小时品牌素养 17. 与众不同:极度竞争时代的生存之道 18. 终结营销混乱 19. 在中国,做咨询——正略钧策管理咨询的实践 20. 活路---制造型企业的品牌征途 21. 一度战略 22. 完美咨询:咨询顾问的圣经(第二版) 23. 三度修炼 24. 品牌知行 25. 胜任力资询 26. 顶级咨询 1. 商业模式新生代(教你用1分钟说清楚你的商业模式) 2. 创造商业头脑的7种框架力 3. 日本长寿企业的经营秘籍 4. 销量为王:中国企业征战在全球市场的制胜法则 5. 中国式营销:最适合中国企业的方法与案例 6. 让增长改变命运:以小博大的企业成长之路 7. 水平组织 8. 重构商业模式 9. 商业模式:企业竞争的最高形态 10. 商道逻辑:成功商业模式设计指南 11. 完美竞技 12. 湿营销:最具颠覆性的营销革命 13. 再造卓越 14. 小就是大 15. 企业架构——价值网络时代企业成功的运营模式 16. 忽悠外传 17. 快公司 快战略 18. 寻找创业沃土——沃顿商学院图书 19. 深入价值评估——培文书系·管理科学系列 20. 钱途—就这样拿到风险投资 21. 利润圣经(当当网抢鲜发售,发现高利润的蓝... 22. 奢侈孕育品牌 23. 奢侈品品牌管理 24. 高价也能畅销——奢侈品营销的七项法则 25. “洞”人心弦:一个广告人的洞见与事件 26. 百年基业——战略定位的理论与实践 27. 赤裸的公司: 透明化时代将如何推进企业变革 28. 发现商业模式 29. 精细化增长 30. 赔钱时代:商业模式里的利润种子 31. 流程管理(第3版) 32. 公司能力分析:确定战略能力 33. 决胜赢利模式 34. 领导力(第3版) 35. 冠军商道:中国冠军企业为什么赢 36. 反思:可持续营销——亚洲公司成功的战略、 37. 专注——解读中国隐形冠军企业 38. 管理百年 39. 2010商业模式:企业竞争优势的创新驱动力 40. 突破瓶颈 41. 6个月扭亏为盈:企业变革大手术 42. 利润模式(珍藏版) 43. 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 44. 战略管理思想史——论战略管理丛书 1. 轻公司 2. 中国食品产业地图 3. 沸腾十五年——中国互联网:1995-2009 4. 中国流——改变中外企业博弈的格局 5. 美式营销战:美国行业营销经典案例 6. 快递争霸战 7. 奢侈品之战 8. 中国企业黑洞 9. 中国消费“黑幕”调查 10. 转基因之争 11. 粮食战争 12. 曾经德隆(王世渝) 13. 正在爆发的物联网革命 14. 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 15. 亿万市场——洞察中国新兴消费群 16. 小趋势(比尔盖茨和克林顿共同推荐) 17. 大事件——决定人类未来的50件事 1. 金字塔原理:思考,写作和解决问题的逻辑 2. 用图表说话:麦肯锡商务沟通完全工具箱 3. 品牌标识创意与设计 4. 美国视觉传达完全教程 5. A4纸工作法:一张A4纸轻松搞定你的工作 6. 六双行动鞋 7. 六顶思考帽(全球创新思维训练第一书) 8. 美第奇效应:创新灵感与交叉思维 9. 量化管理出效益 10. 营销量化指标 11. 增加值:品牌驱动增长炼金术 12. 终端阵地战:零售终端导购与促销技巧 1. 毛泽东箴言 2. 孙中山箴言 3. 圣雄箴言录 4. 疯狂企业家 5. 乔布斯语录(首次汇编乔布斯的毕生箴言) 6. 一胜九败:日本新首富柳井正的创业人生与商业 7. 诚品副作用(台湾文化地标诚品书店传奇缔造) 8. 快胜——ZARA极速盈利模式 9. 智弈—-没有输家的博弈 10. 第一团队:携程与如家 11. 谁人不识宁高宁 12. 为什么:企业人思考笔记 1. 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 2. 汉字书法之美 3. 写意论:九方皋相马法疏证 4. 历代诗论选释 5. 六朝美学史 6. 魏晋文举要 7. 绝版魏晋 8. 老子传 /余世存著 9. 护生画集(六册精装) 10. 我读石涛画语录 11. 吟赏风流:范曾畅论大画家 12. 吟赏丹青 13. 范曾谈艺录 14. 郑板桥对联赏析 15. 国学拾遗(林语堂悟解国人智慧的根基) 16. 世相物语(林语堂) 17. 余秋雨-摩挲大地(当当网全国独家销售) 18. 余秋雨-寻觅中华 19.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 20. 仓央嘉措诗传--藏传佛教史上最被人珍爱上师... 21. 纳兰容若词传--纳兰词品鉴的极致之作. 22. 兵以诈立:我读《孙子》 23. 思无邪:追绎前生的记忆 24. 南唐二主词校订 25. 人闲桂花落:隔花初见唐宋的诗人们 26. 莫道不销魂:杨雨解秘李清照 27. 词之美感特质的形成与演进 1. 智慧行(华严经净行品讲记) 2. 悲欣交集 3. 非常金刚经 4. 花雨满天悟禅机:李叔同的佛心禅韵 5. 李叔同《晚晴集》讲记:百部佛经菁华录 6. 认识佛教:路正才能拜真(净空大法师) 7. 南怀瑾说佛: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 8. 话佛93章 9. 禅宗公案 10. 般若禅:读懂的快乐智慧(抛弃自我的执着...) 11. 八戒说禅——《六祖坛经》新释 佛学 中国文化: 名人 商业工具: 产业与市场: 商业思想: 咨询同行: 逻辑与思维: 宏观经济: 历史: 思想史(中国):
下一篇:史贤龙:诊治食品“中产”的渠道疲劳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