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飞:学习的误区
大多数人很热爱学习,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但随即你就发现:现在的自己,还是以前的自己,而别人继续优秀着!那些辛辛苦苦学来的知识到底都跑到哪里去了?
除过之前说过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缺乏改变以外,最关键的就是:大多数人进入学习的误区。那么,进入什么学习误区呢?
首先就是大而空的理论载不起你的陋习;
看书没错,但是很多人看的不是书,是时间。到了那个点,或是躺上床,或是旅途中,或是某个固定的时段,看看自己“喜欢”的书籍,看着看着就不知不觉的进入梦乡…笔者想说:很多书籍是误人子弟的,是不负责任的,是千篇一律的。天下文章一般抄,就看抄的妙不妙。就拿养生方面的书籍来说:这本书里的“妙方”可能成为那本书力的“毒方”,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服了。
行动才是最好的学习,先把那些理论扔到一边,用心去做,只有做过才知道错对,只有亲自实践过了,才能得到真知灼见,所以,笔者以为:无法指导你行动的理论知识对你来说就毫无意义。
其次,我们都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或者认识:觉得大师、专家、成功人士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你没有那样的格局,就学不来人家的境界,搞不好就是东施效颦。
这些人当然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更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身边的人,身边那些比你更优秀的人,他们都是你的老师,值得你学习和敬佩。比如:你的薪水只有三千,而人家月薪过万,为什么?你就应该向人家学习,看人家是怎么工作,看人家那些地方比自己强。职员向主管学习,主管向高管学习,高管向老板学习,这样的学习更加有效。只有当你超越了你的领导,你再看齐更优秀的人,这样的学习才会更加有效更加实用。
可是奇怪的是,很多人对身边比自己优秀的人,不是抱着尊敬和学习的态度,而是不屑甚至敌对视之。结果就是,你继续平庸着,而人家更加优秀。
学习是一种习惯,一定要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习惯来自于你从小就会问爸爸、妈妈、老师“为什么”。进入职场,就应该向你的前辈们去学习,取经。你和别人相差十万八千里,这个差距不是路程,而是心理历程。俗语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就是一个人不断向身边的人、事、物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虽千辛万苦却要坚持不懈的过程。
所以,不是你不爱学习,而是你不会学习,一不小心就步入了学习的误区。
不要对身边的事视若无睹,身边的人才是你最好的老师。如果你想成为更优秀的人,就要向身边优秀的人学习,如果你想成为老板,很简单就不要埋怨你的老板,而是谦虚的向他学习。当然,这个学习的过程应该有选择,有思考,有智慧的过程。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这样讲也许有些“大师”会不高兴,不要忘记,那些优秀的人总要找到学习的对象,不能把老师“神化”,不能以牟利为第一要素。老师就应该深入生活,深入到职场之中。而不是脱离职场,只用理论武装自己,那请问你:传的什么“道”?解的什么“惑”?又授的什么“业”呢?
一如优秀的将军来自于骁勇善战的士兵,而骁勇善战的士兵来自于一场场惨烈的战场一样,我们应该拒绝那些“外行人”的忽悠,而是用心的专研自己的专业,向身边优秀的人学习,才可能成长、成功、成熟!
下一篇:宋晓飞:职场智慧之老好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