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文:民企生于同毁于异
民企生于同毁于异
最近几年,长期与民企打交道传道授业解惑,也一直在观察中国民企的发展与遭遇,笔者发现,之所以中国民企的寿命平均不超过3年,这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企业的老板同而不和、或者不能求同存异。这其中,夫妻档的企业占了86%以上。
实例为证,就看最近1-2年发生的巨大事件。悄江南、真功夫、赶集网、土豆网等,都是夫妻档的民企,生同于利益,但同而不和,所以最终劳燕分飞、惨淡收场。
再看远一点,飞龙、三株、秦池、巨人集团、开心网、比亚迪、ITAT、九城、ZCOM、炎黄传媒、昌盛集团、分贝网、Mysee、一茶一坐、分众传媒、无锡尚德、博客网、PPG、酷6网、五谷道场等所谓的知名企业,都是给人留下惨痛教训的失败民营企业,他们的特点是,生同于利益,发展于一言堂,某个人的思想或以权利或以股份无限制放大到惟我独尊的地步,最终不是解体,就是苟延。
一句话,民企灭亡或者苦撑最重要的原因,都是合作者不是和而不同,而是根本不能求同存异,企业个别人一意孤行,以至于互相内耗、抵抗。也就是说,民企都是毁于价值观相异、个股(思想)独大而无人追随。这些不能不引起现在还在一条船上的不能相互认同的企业老板们借鉴和警惕。
造成这种结局的根本原因是,大家都追求经济利益,但忽视了价值观的差异,谁都不肯让步争取最大的融合,相互间只能阳奉阴违,或者各自为政。最直接的害处是苦了员工,因为他们不知道听谁的,最真实的伤害是企业、以及企业的合作者本身。
解决之道。只要精神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关键看相关的人员会不会做、愿不愿意做。假设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则无须参考;假设心还不坏、脑好不残,就参考之以悬崖勒马,对企业和合作者都会有好处。
方法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依法治企。中国的企业要能依法治企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这或多或少源于中国民族文化特性,别说国营企业,就是从夫妻档企业脱胎换骨而来的上市公司也难做到,民企就更是难上加难了。企业既然是夫妻合作或者利益共同追求者合作,就必须有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这得有一个保障前提,那就是一种投资、议事、决策的游戏规则,即企业的法律法规。假设企业没有或者束之高阁,一股独大一言堂一个人说了算,注定是吵架分手、企业解体。
比方说,一切都先说清楚、写清楚、算清楚,之后才是做清楚,是文件(治理结构的游戏规则)说了算,而不是人说了算,问题就可以根除。不这样做,还有一个隐含的混乱危险,那就是老板容易混淆自己的角色,一会儿是股东,一会儿是决策者,一会儿是经营者,自己任意改变自己的角色、迁就自己的错误,导致忽略了别人的感受、孤立了自己,让合作者之间渐行渐员、貌合神离,企业将不再有前途可言。
对于夫妻档的企业,要能够这样做起来真不容易,因为夫妻都希望主事,谁都不会轻易屈从于对方,即使有了清晰的治理结构文件和游戏规则,谁都可能会主动破坏。建议这样的企业用分工明确来处理纠纷。比如,丈夫(妻子)只做董事长、妻子(丈夫)来做总经理。从投资回报的角度,夫妻共同研究商量,以股东的身份完成并用文字固化下来;董事会决策的时候,就要服从于股东文件,并以董事长为最终决策人;总经理经营过程中,就必须完全按照董事会的决策,不得擅自做主或者改变。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在上一级会议上见,而不是随过程中的主观意志而变,这样,企业相对就比较平稳,而且不会互相干涉过程以至产生不愉快了。
对于非要在一起做事情的夫妻或合作者,以上方法不失为上策。因为要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太难了,都是不是小孩子,成长经历、教育背景、生活地域、宗教信仰等不同,也是一种积重难反,这里没有对与错。但是,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做事情、实现共同的利益这个目标是不会改变的,那就以文件来约束人的行为,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一些。
方法二,合不了就分。对于价值观不同的人,要在一起合作真的有点困难,因为当你看到对方就难受的时候,当你总是觉得别人是错误的时候,你是无法有心思尽力用心去做事情的,这是人性使然,既然如此,分开可能是更好的策略。
这个世界上的人很有意思,能做夫妻的未必能一起做事业,能做朋友的未必能一起合作,能同甘的未必能一起共苦。作为中国人,既然选择做夫妻,就不要去形影不离地做同一个事业,二十四小时泡在一起就会让生活和事业都变得索然寡味。同样,是朋友就别合作,想合作就不要幼稚地以朋友或者夫妻相处。
那么,那些在一起做事业而感觉时刻苦恼甚至痛苦的老板们,如果你们是夫妻,且不希望最终事业解体、家破人亡、反目成仇,就从现在开始,分割资产,控制的一方给被控制的一方一些独立生活与成长的空间,各自闯荡,甚至形成相互竞争、互相学习、共同帮助、一同分享的氛围,可能比目前相互煎熬要舒坦得多。同样,不是夫妻的合作者也是一样,过去是朋友,就还原成朋友,这样反而能成为一辈子的朋友,否则朋友的情谊没有了,生意也没有做成,得不偿失。
人生苦短,应该珍惜,但愿那些正在痛苦中挣扎的民企业老板、特别是夫妻档老板们,能够迷途知返,重上人生快乐的轨道。
下一篇:王若文:如此心态你可有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