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为明:变承受心态为参与心态

  决胜家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李为明

  因病小住了几天院,我发觉很多病人是承受的心态。

  比如病房的环境,他们平时从不提意见,也不与搞清洁的阿姨沟通。清洁人员扫地不认真,她们将扫把套上塑胶袋扫地,说是防止头发粘在扫把上,这样奇怪的扫地方式我还真没见过。地面或者不扫,或者扫不干净,就用拖把,垃圾还在,只是地板湿了一遍水。

  医生不管,病人也没人说,只有我,与清洁人员讲,应如何做。

  很多人关于治疗方案、打针用药,不与医生护士沟通,我查阅网上资料,了解病因,与医生沟通,用何方式,住院多久。护士来打针时,询问她们是如何换班的,床位是如何分工的,她们的职业道路是如何,哪些地方可以改进,感谢她们护理。

  大多的病人一声吭,一副任凭处置的模样,一副弱者客人的姿态,其实,我们可以改变受者的心态,至少变为参与者的心态,与他们共同商量,关心他们、感谢他们的劳动,提出改进意见。

  我发觉,这样做,很受医生护士们的欢迎。

  在公司,固然有公司的文化和习惯,很多人对于哪怕是不合理的规则,熟视无睹,认为别人定了的,改不动,也就不说。每个人都这么想,其实不过一件简单的事情,每个人都不舒服,而可能公司高层或者平时感受不深,或者没有关注,一件奇怪的规则就可多年不变地延续下去。老人不改,新人也不讲。

  我们应变承受心态为参与心态,可以提出意见,提出改进方案,有些事情是难,但有些事情可能也容易,当年环境定下的规矩今天不再适用,你一提可能上面也意识到,会立马改进,而能思考敢于提出方案的人,一定给上层留下深刻印象,机会来时,他一定更先得到晋升。

上一篇:李为明:为什么一定要将书写厚
下一篇:李为明:轻咬是痒,重咬是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