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哇哈哈回应营养快线凝胶门 危机公关很到位
近日,娃哈哈年销售额超过100亿的主打产品“营养快线”陷入凝胶风波,有网友做了一个实验,将娃哈哈生产的饮料营养快线倒入一个瓷盘,经一夜时间阴干,饮料变成了白色的胶状物,甚至可以当避孕套用。实验结果如此触目惊心,网友纷纷感叹再也不敢喝这些杂七杂八的饮料了。
中对于网友所说的营养快线乳饮料晾干后出现“胶状物”一事,昨日,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特发表声明,称营养快线符合国家各项安全标准要求,消费者可以放心饮用。对此,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王健特作如下点评。
王健:今年,食品安全的话题从3·15开始就没有停过,3·15央视曝光了双汇瘦肉精事件之后,雨润事件、塑化剂的事情、陈醋门、味千拉面骨汤门、三大冷冻食品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地沟油,一直就没有停过。除了食品安全还有产品质量、欺诈的问题,例如达芬奇家具等。事件多了就很容易让消费者在第一时间先入为主,往往让商家百口莫辩。
我们不讲新闻事实,从传播规律来看,其实不管哪一次事件,企业沟通意识、宣传意识亟待提高。每一次类似事件,我们的涉事企业一遍又一遍重复着同样的错误:
错误一:反应慢。
错误二:被动应付。例如,记者不断求证不得回应。
错误三:回应不到位。例如,达芬奇在没有找到有力证据反驳“产地门”的时候仓促召开发布会。面对“产地门”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达芬奇公司首席执行官在面对媒体质疑时,却始终避而不答,竟然一个劲地哭诉自己的创业史,这显然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任何意义。)
错误四:小肚鸡肠、斤斤计较。
这一次哇哈哈的做法,果断回应、主动回应。新闻稿非常到位,解释了绝大多数质疑。心态平和。“对广大消费者和媒体对我司产品一直以来的关注,我们深表谢意。”
当然,哇哈哈回应的对不对,是不是事实,不是我评论的目的;是不是真相也有待于相关部门调查,但就沟通技巧,回应方式而言,很多企业要向哇哈哈学习。
唯有及时、透明、公开发布消息,知错能改,方能取得民众谅解,才是化解危机的王道。
下一篇:中央党校教授王东京:通货膨胀错在央行 别扯农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