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控股董事长:房价稳定责任在地方政府

  绿地控股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在“2012 中国房地产大变革”分论坛上表示,要继续坚定不移执行调控,但存在部分政策走过头的现象,消费型内需非常重要,随着时间推移,在房价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微调将会出现。

  他认为,从调控限购来看,确实是特殊情况下采取的特殊政策。“因为那个时候没有更好的政策短期内把房价调控好。这个政策下来后,在短期内是取得效果的。”张玉良表示。

  对于限购政策应该合适退出,张玉良表示应该有一个更加市场化的政策来接下房地产调控的“接力棒”,市场化政策不出来,短期内限购政策难以退出。

  “可以想象,如果限购政策一退出,中国房价会成为什么样子。”张玉良表示,“比如我们抑制投资、投机,你经济手段到位了,保证城市的正常需求、合理需求就可以完成。”

  即便如此,张云良认为房地产政策中仍有一些走过头。“比如原来首套房,政策规定是鼓励的,其实我们(在操作中)是不支持的,从银行角度看,不给贷款,增加利息,提高成数等等,但是这些政策在今年年初就应该开始微调。”

  他认为,有些政策也是执行的过紧了,因此把合理的需求也压下去了。张玉良认为,政策随着时间推移,随着房价有效控制的前提下,这些微调会出现。因为中国的经复苏需要内需支撑,尤其需要消费型内需,而购房及购房带动的其他消费,是非常重要的消费内需。对于今年的房地产发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表示,一套标准的住房售价相当于该地区户均年收入的6倍左右可能是比较合理的。现在房价如果高于这个价格,应当通过调控降低它的价格,通过薄利多销来增加供给,鼓励人民购买,扩大房地产供给的规模和市场销售的规模,从而实现这个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他指出,房地产本身是一个商品,但是又是不是一个纯粹意义的商品。是带有某种公众产品性质的商品。因此房地产发展第一目标要实现我们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住有其居。在这个前提下,通过商品的运作,使得房地产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一个持久不衰的支柱产业。此外,他强调调控房地产的手段是在地方政府,因此房地产价格稳定的主要责任也在地方政府,因为土地供给掌握在地方政府手里。土地供应的价格也是掌握在地方政府手里。

  地方政府从供给住房的土地价格里面少拿一点,这样价格就可以低一些,来满足群众购房的需求。所以要强化地方政府在稳定城镇居民住房价格方面的责任,要实行问责制。

  此外,要建立保障性住房制度,保障性住房制度要完善三个制度。即保障住房的收入标准、保障性住房面积的标准、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这三个制度要建立起来,保障性住房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上一篇:上药董事长吕明方黯然去职
下一篇:中海油总经理傅成玉调任中石化董事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