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私募挂牌新规直指九鼎、中科招商“不务正业”
金融类机构挂牌新三板之门再次打开。
5月27日下午,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于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批准设立并颁发许可证的金融机构,以及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机构可以在新三板挂牌和融资。
2015年12月21日起,私募机构挂牌新三板被暂停,如今重启,全国股转系统新设定了八大条件,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私募机构,才能进行挂牌。不仅如此,那些已经挂牌成功的私募机构,也不能高枕无忧,需要在一年之内根据条件进行整改,届满之后如果还不符合条件,则也要失去挂牌资格。
上海朝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兼副主任律师徐培龙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新规对私募机构挂牌新三板的要求大大提高。
他说:“PE(私募股权投资)本应服务于实体经济,但2015年度PE机构巨额融资对新三板市场产生了‘抽血效应’,因此才会暂停私募挂牌,但暂停只能是阶段性措施。现在恢复了挂牌常态,但对挂牌提出了附加的条件要求,变相提高了门槛。”
新规的首条要求,是私募机构的管理费收入与业绩报酬之和须占收入来源的80%以上。
“这一项几乎是为九鼎、中科他们量身打造的。”徐培龙这样评价。
九鼎集团在2014年4月登陆新三板,成为第一家登陆新三板的PE,更一度问鼎新三板市值最大、注册资本最多的“双料冠军”。
而2015年3月登陆新三板的中科招商,则通过疯狂举牌上市公司,以及多轮定增成为行业焦点。
PE的常见业务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融资、投资、管理、退出这四大阶段,PE一方面可以向客户赚取资产管理费,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退出企业获得的资本回报,赚到投资收益。
然而,登陆新三板之后,这些PE机构在资本市场上“圈钱”就有了更好的机会,无论是通过定增融资,还是举牌上市公司,都成为了新的巨额收入来源。但这样一来,管理费收入和业绩报酬之和,就很难占据“大头”。
九鼎集团2015年的管理费收入与业绩报酬之和为6.39亿元,收入占比是25.31%;无独有偶,中科招商2015年的管理费收入与业绩报酬之和为4.58亿元,占比仅为18.87%,二者距离80%的限制可谓相距甚远。
徐培龙这样说:“之前挂牌的私募机构有些‘不务正业’,九鼎、中科等大佬直接通过新三板低成本的募集资金,去抄底举牌A股,新三板几乎沦为这些机构的提款机。”
此外,新规对私募的成立年限也作出明确规定:要求私募机构持续运营5年以上,且至少存在一支管理基金已实现退出。
成立于2012年6月19日的天星资本“很受伤”,因为虽然早在2015年12月8日就已经拿到挂牌函,但因为挂牌暂停而未能成功,如今有了年限规定,天星反而不符合新规条件,看来登陆新三板暂时无望。
徐培龙认为,年限规定也是在严把准入门槛,为了让更成熟的私募机构进入市场,同时也延长了私募机构等候挂牌的期限。
“我觉得这次的8个条件,最大的导向是,让私募机构回归主业本行。监管层希望私募机构靠资产管理来盈利,而不是到新三板圈钱、抄底二级市场来盈利。”
门槛的提高,还包括对资管规模的要求。
新增条件中规定,创业投资类私募机构最近3年年均实缴资产管理规模要在20亿元以上,私募股权类私募机构最近3年年均实缴资产管理规模要在50亿元以上。那么满足条件的PE有多少家呢?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5月27日,管理规模50亿以上的PE有132家,而要求近3年的平均规模要在50亿元以上,则必然又会淘汰一批机构。
“事件倒逼立法,这是金融领域的立法常态,今年是证监会的‘整顿年’,一些私募机构‘抽血’新三板几乎是公认的事实,这说明制度有缺陷,有缺陷就要改、就要补。”徐培龙这样说道。
除了上述三大新规,其他新增的条件包括:
私募机构作为基金管理人在其管理基金中的出资额不得高于20%;
私募机构及其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最近三年不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不属于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黑名单”成员,不存在“诚信类公示”列示情形;
已在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并合规运作、信息填报和更新及时准确;
挂牌之前不存在以基金份额认购私募机构发行的股份或股票的情形,募集资金不存在投资沪深交易所二级市场上市公司股票及相关私募证券类基金的情形,但因投资对象上市被动持有的股票除外;
以及全国股转公司要求的其他条件。
目前已经在新三板上挂牌的私募机构共有27家,包括九鼎集团、中科招商、天图投资、硅谷天堂、合晟资产、菁英时代、天信投资、联创投资、久银控股、明石创新、清源投资、中城投资、富海银涛、美世创投、思考投资、苏河汇、同创伟业、方富资本、银纪资产、拥湾资产、博信资产、昌润创投、架桥资本、达仁资管、金茂投资、信中利、浙商创投。
下一篇:中兴通讯生产基地7月迁离深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