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率央企董事长入浙 谋取国民共进

        12月26日,中国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带队,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中核总经理孙勇、中国大唐董事长刘顺达、中交股份董事长周纪昌,国资委下属117家央企,有104家负责人汇聚杭州参加浙江省与国务院国资委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暨浙江与中央企业合作洽谈会。

        对于以民营经济声名远扬的浙江,央企的大举到来颇为引人注目。

  ****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表示,与央企合合作是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和重大机遇。将促进浙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促进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提升浙江经济的整体素质,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央企战略布局,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在讲话中认为,进一步加强央企与浙江的合作,不仅有利于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富民强省目标的顺利实现,也有利于央企做强做优,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将央企在人才、资金的自身优势和浙江的区位、市场,以及民营经济、非公经济发展的优势结合起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说。

  根据此次签署的备忘录,国务院国资委将与浙江省共同推进央企与浙江战略合作,双方将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机制、合作协调机制和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

  在当天对接活动中,浙江省还与中国石油(601857,股吧)集团、中国石化(600028,股吧)集团、中国大唐集团、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等央企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记者注意到,浙江省与中石油合作主要为加强天然气、成品油供应与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台州炼化一体化项目前期和实施工作。项目总投资将达800亿元。

  同时在当天浙江与中央企业合作洽谈会上,浙江省与央企签订52个合作项目,协议金额约2720亿元。

  今年以来,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与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等三大国家战略相继获批,使历来苦于资源匮乏、发展空间局促的浙江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浙江省代省长夏宝龙认为,这为央企与浙江深化战略合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记者注意到,在这批项目中,有中石化和浙江能源合作的新疆浙江天然气长输管线项目,有国电股份和舟山合作风电开发项目,也有中国平安(601318,股吧)和浙江桐乡合作开发的养老型服务产业项目, 此次央企与浙江省签署的合作项目涉及石化、能源、交通、汽车工业、机械装备、现代服务业、电子信息、生物产业、文化产业等领域,许多同浙江省的三大国家级战略相关。

  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表示,浙江的发展势头、投资环境、社会环境为央企在浙江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中石化十一五在浙江投资345亿元,销售7794亿元,利润达到266亿元,十二五将投资800亿元,重点扩建镇海炼化项目,形成15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

  “更让人欣喜的是 ,浙江民营企业和央企国企在加强合作”。赵洪祝说。

  浙江宏伟实业有限公司主营工程物资管理是一家民营企业,在今天和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公司签约,双方在多个核电项目及未来拟建项目上达成了零库存战略框架合作。

  该公司董事长吕宏伟说,做核电,民营经济无法和国有经济竞争,但是可以走差异化路线,做大做强细分市场。我们帮助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公司降低了几百万的库存,工程物资管理领域是核电国企的非核心竞争力领域,民企有机会进入。

  “中核正在海外布点,借助和央企合作,民企能够有更好的机会走出去。”吕宏伟说,

  通过战略性的产业转型,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央企的关系就从供应商变成了合作伙伴。

  “以前,我们是卖输变电产品给国家电网等央企,现在不一样了,正泰和央企在投资、工程领域有了更广泛的合作。”说起合作项目,正泰董事长兼总裁南存辉兴趣盎然:在柬埔寨合作进行水电站的开发投资;建设水电站转卖给央企;在太阳能光伏领域合作……。

  作为成功从央企分得一杯羹的民企大腕,南存辉认为:有机会,就看民企准备好了没有。

  而对于和浙江,特别是和浙江民营企业的合作,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也表示相当的兴趣。“民企和国企合作,将是中国未来三十年最大的创新”。傅成玉这样说。

  浙江省国资委办公室副主任胡屏岗告诉记者,此次央企与浙江大规模对接可以理解为“合作共赢”,浙江国企民企共生共荣共同发展在全国独步,此次引进央企,浙江有望出现“国进民进”格局。
 

上一篇:郭树清严打内幕交易 相关司法解释将出台
下一篇:李克强﹕明年将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